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白海文 [1 ,2 ]
张颖 [1 ]
李雪 [1 ,2 ]
孙大江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施氏鲟; 温度; 摄食; 生长; 消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研究不同养殖温度(15℃、18℃、21℃、24℃、27℃)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升高(P<0.05),且在24℃时达到最小值;此外,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其不同温度组的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4℃、21℃、27℃、18℃、15℃组。温度对幼鱼前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组(P<0.05),而温度对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对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温度组前肠脂肪酶活性均高于中肠和后肠;温度对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认为,施氏鲟幼鱼快速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4℃,在此温度范围内施氏鲟幼鱼可获得最大生长率和存活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99 / 8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温度和蛋白质水平对德国镜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王洋 ;
徐奇友 ;
许红 ;
王常安 ;
尹家胜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3 (03) :337-343
[2]   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J].
朱爱意 ;
谢佳彦 ;
江丽华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 (06) :531-536
[3]   温度对宝石鲈生长及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J].
张娜 ;
罗国芝 ;
谭洪新 ;
孙大川 ;
潘云峰 ;
郑海粟 .
中国水产科学, 2010, 17 (06) :1236-1242
[4]   施氏鲟消化酶的分布及几种诱食剂对其活性的影响 [J].
畅雅萍 ;
徐奇友 ;
王常安 ;
张勇 .
中国饲料, 2010, (06) :25-28
[5]   温度对莫桑比克白仔鳗生长的影响 [J].
何英 ;
阮成旭 ;
袁重桂 .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2) :290-293
[6]   水温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J].
田宏杰 ;
庄平 ;
章龙珍 ;
侯俊利 ;
高露姣 .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1) :126-131
[7]   温度对黄鳍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李希国 ;
李加儿 ;
区又君 .
南方水产, 2006, (01) :43-48
[8]   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水温 [J].
李大鹏 ;
庄平 ;
严安生 ;
章龙珍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3) :294-299
[9]   不同投饵率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 [J].
赵吉伟 ;
邱岭泉 ;
杨雨辉 ;
刘红柏 ;
卢彤岩 ;
孙大江 ;
叶继丹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4) :375-378
[10]   鱼类摄食量的研究方法 [J].
郭学武 ;
唐启升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1) :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