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朱爱意 [1 ,2 ]
谢佳彦 [3 ]
江丽华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2]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浙江省海洋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3]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浙江省海洋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姑鱼; 消化酶; pH; 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和温度下离体黄姑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道各部位消化酶活力多数有显著影响(P<0.05),在黄姑鱼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5个部位,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7.8、7.8、2.2、6.4,淀粉酶最适pH分别为5.0、7.8、7.8、6.4、5.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5.0、6.4、7.8、3.6、5.0;在最适pH条件下,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左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除肝胰脏中为40℃外,其他部位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蛋白酶活力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 606.576±83.457 U,淀粉酶活性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88.086±17.538 U,脂肪酶在pH 5.0、40℃时达到最大值34.247±1.926 U。
引用
收藏
页码:531 / 5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李建武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鱼类消化生理.[M].[日]尾崎久雄 著;李爱杰;沈宗武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生物化学实验.[M].朱俭等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4]   人工养殖长鳍篮子鱼消化道指数及3种消化酶活性分布 [J].
杨金海 ;
章龙珍 ;
庄平 ;
赵峰 ;
刘鉴毅 ;
张涛 ;
侯俊利 ;
姚静梅 .
海洋科学, 2009, 33 (07) :43-50
[5]   大弹涂鱼成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J].
吴仁协 ;
戈薇 ;
洪万树 ;
张其永 .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1) :99-105
[6]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消化道不同部位两种消化酶的活力分布及其受温度、pH的影响附视频 [J].
朱爱意 ;
褚学林 .
海洋与湖沼, 2006, (06) :561-567
[7]   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J].
韩志强 ;
高天翔 ;
王志勇 ;
庄志猛 ;
苏天凤 .
水产学报, 2006, (05) :640-646
[8]   夏、冬两季黑鲷消化酶活力的比较及反应温度和pH对酶活力的影响 [J].
梅景良 ;
马燕梅 ;
张红星 ;
王寿昆 ;
林树根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4) :167-171
[9]   温度对黄鳍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李希国 ;
李加儿 ;
区又君 .
南方水产, 2006, (01) :43-48
[10]   温度对黄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陈芳 ;
杨代勤 ;
阮国良 ;
严安生 .
湖北农业科学, 2005, (05) :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