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消化道不同部位两种消化酶的活力分布及其受温度、pH的影响附视频

被引:26
作者
朱爱意
褚学林
机构
[1]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大黄鱼; 蛋白酶; 淀粉酶; 温度; p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改变离体条件下大黄鱼消化道不同器官消化酶的作用温度和pH的方法,对其不同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两种消化酶活力的分布特征以及温度、pH对两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化道生理酸碱条件下蛋白酶活力胃>后肠>前肠>肝胰脏(P<0.01);淀粉酶活力肝胰脏、胃>后肠>前肠(P<0.01);在实验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胃、肝胰脏、前肠、后肠各部位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30℃、40℃、35℃,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25℃、30℃、35℃。随着温度由低向高变化,两种酶各部位活力均有从低向高然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2、6.0、7.0、8.0,淀粉酶各部位最适pH值分别为3.9、7.0、7.0、7.0。在设定的实验pH范围内,胃蛋白酶的活力随着pH值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其余各部位酶均有随pH升高酶活力先升而后降的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pH值对黑鲷胃肠道及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J].
梅景良 ;
马燕梅 ;
王宏 ;
张奇秀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5) :592-595+610
[2]   大黄鱼发育进程中消化酶的活力变化 [J].
席峰 ;
林利民 ;
王志勇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4) :301-304
[3]   黄鳝不同生长阶段消化器官及其消化酶的变化 [J].
戴贤君 ;
舒妙安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 (02) :113-116
[4]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上) [J].
洪万树 ;
张其永 .
科学养鱼, 2001, (09) :12-13
[5]   鲤鱼、黄鱼和大眼鰤鲈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J].
周景祥 ;
余涛 ;
黄权 ;
李月红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94-96+120
[6]   鱼类消化酶的活性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J].
周景祥 ;
陈勇 ;
黄权 ;
孙云农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70-73+83
[7]   温度、pH值对南方大口鲶、长吻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J].
叶元土 ;
林仕梅 ;
罗莉 ;
杨思华 ;
陈文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8, (02) :19-25
[8]   温度对彭泽鲫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J].
方之平 ;
潘黔生 ;
何瑞国 ;
聂秀云 .
水利渔业, 1998, (02) :15-17+47
[9]   黄鱼消化能力与营养价值的研究 [J].
叶元土 ;
林仕梅 ;
罗莉 ;
马建立 ;
李恒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7, (02) :25-32
[10]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J].
吴婷婷 ;
朱晓鸣 .
中国水产科学, 1994, (02)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