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河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机制研究
被引:22
作者
:
张秀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张秀芝
赵相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赵相雷
李宏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李宏亮
王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王志军
劳晓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劳晓光
谢伟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谢伟明
机构
:
[1]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来源
:
地学前缘
|
2011年
/ 18卷
/ 06期
关键词
:
土壤有机碳;
碳密度;
固碳机制;
固碳潜力;
河北平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
0903 ;
090301 ;
摘要
:
利用2005年多目标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及20世纪70年代末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有机碳数据,对河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固碳机制及固碳潜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机碳储量124.86Mt,2005年为176.08Mt,26年中增加了41.02%,表现出"碳汇"效应。据不同土类有机碳含量最大值估算,河北平原尚有188.6Mt的固碳潜力。稳定的Corg/N比、较高的N、P、Se含量等土壤理化环境条件以及农业施肥、秸杆还田、浅耕、免耕等农业管理措施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干旱碱性富钙、盐渍化、高硅钾的沙性土壤环境以及人为对自然湿地的扰动则会使有机碳丢失。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河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机制研究
[J].
张秀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张秀芝
;
赵相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赵相雷
;
李宏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李宏亮
;
王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王志军
;
劳晓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劳晓光
;
谢伟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谢伟明
.
地学前缘,
2011,
18
(06)
:41
-55
[2]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3]
河北省白洋淀洼地环境地球化学物源判断
[J].
张秀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张秀芝
;
郭海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郭海全
;
李宏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李宏亮
;
李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李建华
.
地学前缘,
2008,
(05)
:90
-96
[4]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土壤碳储量问题——以江苏、湖南、四川、吉林、内蒙古为例
[J].
奚小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
奚小环
;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
张建新
;
廖启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廖启林
;
陈德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陈德友
;
白荣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白荣杰
;
黄增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黄增芳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58
-67
[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表土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太湖地区吴江市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鹏程
;
徐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吴江市农林局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徐向东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2)
:68
-72
[6]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J].
吴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吴建国
;
张小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张小全
;
徐德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徐德应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593
-599
[7]
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苏永中
;
赵哈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赵哈林
.
中国沙漠,
2002,
(03)
:19
-27
[8]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J].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潘根兴
;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曹建华
;
周运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周运超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25
-334
[9]
气候变化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英文)
[J].
肖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
肖辉林
.
土壤与环境,
1999,
(04)
:300
-304
[10]
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根兴
.
科技通报,
1999,
(05)
:330
-332
←
1
2
3
→
共 22 条
[1]
河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机制研究
[J].
张秀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张秀芝
;
赵相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赵相雷
;
李宏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李宏亮
;
王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王志军
;
劳晓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劳晓光
;
谢伟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谢伟明
.
地学前缘,
2011,
18
(06)
:41
-55
[2]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3]
河北省白洋淀洼地环境地球化学物源判断
[J].
张秀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张秀芝
;
郭海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郭海全
;
李宏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李宏亮
;
李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李建华
.
地学前缘,
2008,
(05)
:90
-96
[4]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土壤碳储量问题——以江苏、湖南、四川、吉林、内蒙古为例
[J].
奚小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
奚小环
;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
张建新
;
廖启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廖启林
;
陈德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陈德友
;
白荣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白荣杰
;
黄增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黄增芳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58
-67
[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表土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太湖地区吴江市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鹏程
;
徐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吴江市农林局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徐向东
;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2)
:68
-72
[6]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J].
吴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吴建国
;
张小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张小全
;
徐德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徐德应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593
-599
[7]
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苏永中
;
赵哈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赵哈林
.
中国沙漠,
2002,
(03)
:19
-27
[8]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J].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潘根兴
;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曹建华
;
周运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周运超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25
-334
[9]
气候变化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英文)
[J].
肖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
肖辉林
.
土壤与环境,
1999,
(04)
:300
-304
[10]
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根兴
.
科技通报,
1999,
(05)
:330
-33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