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庆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18
作者
陈鹏 [1 ]
刘德 [1 ]
周盈颖 [2 ]
何跃 [1 ]
廖峻 [1 ]
庞玥 [1 ]
张虹 [1 ]
机构
[1] 重庆市气象台
[2] 万州区气象台
关键词
切变线; 暴雨; 中尺度对流云团; 低空急流; 逆风区; 冷平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地面实况资料、TBB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6 7日重庆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中切变线附近发展起来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是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且从动力、热力、水汽条件以及能量等方面分析表明重庆东北部已具备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通过雷达产品的分析可知,两个阶段降水的中尺度特征不同:第一阶段降水,径向速度场上出现逆风区,对应逆风区的回波较强,雨强较大,且垂直风廓线VWP显示高空有偏西偏南的强风速带下传,从而形成较深厚的西南气流风场;第二阶段降水,径向速度场上出现强度不对称的"牛眼"结构,存在风速辐合,同时VWP显示中低层有深厚的冷空气楔入,使暖湿空气抬升,降水在经过短暂的减弱后再次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Potential Vorticity (PV) Thinking in Operations: The Utility of Nonconservation[J] . Brennan,Michael J,Lackmann,Gary M,Mahoney,Kelly M.Weather and Forecasting . 2008 (1)
[12]   引发川东暴雨的西南低涡演变特征个例分析 [J].
于波 ;
林永辉 .
大气科学, 2008, (01) :141-154
[13]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预报研究 [J].
梁爱民 ;
张庆红 ;
申红喜 ;
李秀连 ;
王科 .
气象, 2006, (11) :73-80+131
[14]   多普勒雷达的速度图像特征及其在一次降雪过程中的应用 [J].
王丽荣 ;
汤达章 ;
胡志群 ;
赵瑞金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4) :452-458
[15]   一次川东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J].
矫梅燕 ;
李川 ;
李延香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699-704
[16]   2002年中国暴雨试验期间一次低涡切变上发生发展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J].
孙建华 ;
张小玲 ;
齐琳琳 ;
张高英 ;
赵思雄 ;
陶诗言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5) :675-691
[17]   2002年入汛后首场强暴雨过程分析 [J].
叶成志 ;
周雨华 ;
黄小玉 ;
张海 ;
李艳 .
气象, 2004, (07) :36-40
[18]   VAD有关产品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J].
陆大春 ;
蒋年冲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S1) :156-160
[19]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 [J].
夏文梅 ;
张亚萍 ;
汤达章 ;
顾松山 ;
杜秉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6) :787-791+793
[20]   一次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中尺度诊断 [J].
邹波 ;
陈忠明 .
高原气象, 2000, (02) :1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