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设对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16
作者
方大春 [1 ,2 ]
马为彪 [1 ]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2] 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雄安新区; 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雄安新区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必然会对京津冀城市群产生影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2022年的雄安新区相关数据进行预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比分析雄安新区建成前后对于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22年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中,网络关联数与网络密度有所上升;网络的点度中心度均值与接近中心度均值上升,而中间中心度均值下降;点出度中心势明显大于点入度中心势,但其增加变化率却大于点出度中心势的增加变化率;子群内城市位置也发生相对的变化,子群内部平均密度、子群间平均密度,都有很大提升。结果证实雄安新区建设有利于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整体网分析讲义.[M].刘军; 编著.格致出版社.2009,
[12]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刘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3]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研究 [J].
王振坡 ;
翟婧彤 ;
张颖 ;
游斌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07) :79-88
[14]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J].
赫胜彬 ;
王华伟 .
经济问题探索, 2015, (06) :105-111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困境与出路 [J].
柳天恩 .
中国流通经济, 2015, 29 (04) :83-88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 [J].
薄文广 ;
陈飞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1) :110-118
[17]   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J].
方大春 ;
周正荣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1) :18-22
[18]   基于社会网络的城市群结构定量化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资金往来关系为例 [J].
侯赟慧 ;
刘洪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6, (02) :35-42
[19]   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 [J].
王德忠 ;
庄仁兴 .
地理科学, 1996, (01)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