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夏季降水与亚州季风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张善强
机构
[1] 河南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季风指数; 夏季降水; 相关分析;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8.035
中图分类号
P426.615 [降水的各种影响];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1-2009年600、850hPa 2.5°×2.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60站的降水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反映亚洲地区各个季风特征的指数序列及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夏季黄河流域降水与印度季风和高原季风关系密切,而与西北太平洋季风的关系不显著;印度季风偏强的年份,黄河流域降水偏多,而在印度季风偏弱的年份,黄河流域降水偏少;近59年来,印度季风指数与黄河流域降水同样具有2~3年、9~10年和21~22年的周期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河流域夏季旱涝变化及气候物理因素的影响 [J].
张善强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3) :40-44
[2]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及其与鄂尔多斯高原夏季降水的关联 [J].
荀学义 ;
胡泽勇 ;
崔桂凤 ;
何慧根 ;
孙俊 ;
郝丽 ;
谷良雷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4) :79-83
[3]   青藏高原地区季风特征及与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 [J].
白虎志 ;
马振锋 ;
董文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484-491
[4]   东亚季风指数分类初析 [J].
江滢 .
气象, 2005, (05) :3-7
[5]   东亚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 [J].
乔云亭 ;
陈烈庭 ;
张庆云 .
大气科学, 2002, (01) :69-82
[6]   近40年青藏高原季风变化的主要特征 [J].
白虎志 ;
谢金南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1, (01) :22-27
[7]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J].
赵汉光,张先恭 .
气象, 1996, (04) :8-12
[8]   高原季风研究的若干进展 [J].
汤懋苍 .
高原气象 , 1993, (01) :95-101
[9]   中国与印度夏季风降水的比较研究 [J].
郭其蕴 ;
王继琴 .
热带气象, 1988, (01) :53-60
[10]   印度夏季风与我国华北夏季降水量 [J].
梁平德 .
气象学报, 1988, (01) :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