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河上游高寒草甸蒸散发观测与估算

被引:14
作者
郭淑海 [1 ,2 ]
杨国靖 [1 ]
李清峰 [1 ,2 ]
赵传成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高寒草甸; 蒸散发;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阿克苏河上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4 [蒸发与蒸腾];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蒸散发是水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高寒山区进行长期野外观测的难度较大,导致对区域实际蒸散发的认识不清,从而无法明确区域水资源分配与不同植被的生态水文功能.在天山山区,高寒草甸占其总面积近15%,其对降水的调节作用巨大,但目前高寒草甸的实际蒸散发量多用潜在蒸散发进行推算,缺少实际观测数据.2012年10月-2013年9月,利用3个小型蒸渗仪观测了阿克苏河上游科其喀尔冰川综合考察站附近山区的高寒草甸的实际蒸散量,并尝试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估算实际蒸散发.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寒草甸全年内实测蒸散量511.3 mm,日均蒸散量为1.4 mm·d-1;在不同时期,蒸散量变化剧烈,冻结期、生长前期、生长期和生长后期的蒸散量分别为53.9、41.0、363.8和52.6 mm,分别占全年蒸散量的10.5%、8.0%、71.2%和10.3%.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实际蒸散发的估算精度较高,对观测资料相对缺乏的高寒山区来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估算蒸散发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1975-2011年渭河上游径流演变规律及对气候驱动因子的响应 [J].
孙悦 ;
李栋梁 .
冰川冻土, 2014, 36 (02) :413-423
[2]   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水文响应研究 [J].
陆志翔 ;
杨永刚 ;
邹松兵 ;
肖洪浪 ;
尹振良 ;
谢家丽 .
冰川冻土, 2014, 36 (01) :192-199
[3]   祁连山葫芦沟流域高山寒漠带非冻结期水文特征 [J].
韩春坛 ;
陈仁升 ;
刘俊峰 ;
阳勇 ;
刘章文 .
冰川冻土, 2013, 35 (06) :1536-1544
[4]  
海北高寒灌丛草甸蒸散量特征[J]. 郑涵,王秋凤,李英年,朱先进.应用生态学报. 2013(11)
[5]   1960—2011年长江流域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郝振纯 ;
杨荣榕 ;
陈新美 ;
陈玺 ;
梁之豪 ;
达娃顿珠 .
冰川冻土, 2013, (02) :408-419
[6]   高寒草甸植被生产量年际变化及水分利用率状况 [J].
李红琴 ;
李英年 ;
张法伟 ;
刘晓琴 ;
吴启华 ;
毛绍娟 .
冰川冻土, 2013, (02) :475-482
[7]  
黑河上游山区草地蒸散发观测与估算[J]. 阳勇,陈仁升,宋耀选,刘俊峰,韩春坛,刘章文.应用生态学报. 2013(04)
[8]   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的黄河源区实际蒸发量估算 [J].
许民 ;
叶柏生 ;
赵求东 .
冰川冻土, 2013, (01) :138-147
[9]   水文循环模拟中蒸散发估算方法综述 [J].
赵玲玲 ;
夏军 ;
许崇育 ;
王中根 ;
苏磊 .
地理学报, 2013, 68 (01) :127-136
[10]   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蒸散对比研究 [J].
吴锦奎 ;
陈军武 ;
吴灏 ;
张世强 ;
高明杰 ;
秦彧 .
地理科学, 2013, 33 (01)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