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微卫星分子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22
作者
王桂兴 [1 ]
刘永新 [2 ]
孙效文 [3 ]
刘海金 [4 ]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北方鱼类生物工程育种重点开发实验室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牙鲆; 微卫星; 生长性状; 基因型; 相关性分析;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9.07.017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研究利用30对牙鲆微卫星标记,对牙鲆雌核发育家系91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在30对微卫星标记中,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其中,各座位的等位基因数3~8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80~170b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257。其中poli11座位的等位基因数目最多为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197,平均杂合度为0.6672。利用SAS8.2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30个微卫星标记与牙鲆的生长性状进行连锁显著性检验。发现在30个微卫星座位中,有8个座位分别与体重、体长、体高显著相关。其中,poli6TUF位点与体重相关;poli30TUF、poli107TUF、poli108TUF、poli116TUF、poli123TUF、poli130TUF6个座位与体长显著相关;poli145TUF与体重、体长显著相关,而与体高相关性不显著。poli9-8TUF与体重、体长、体高3个性状均显著相关(P<0.05)。将基因型与生长性状进行Duncan多重比较,找到4种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基因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鲤鱼微卫星标记与体重、体长和体高性状的相关分析 [J].
张义凤 ;
张研 ;
鲁翠云 ;
曹顶臣 ;
孙效文 .
遗传, 2008, (05) :613-619
[2]   微卫星标记对牙鲆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家系的亲子鉴定 [J].
季旭 ;
孙效文 ;
杨立更 ;
李雅娟 ;
刘海金 .
动物学研究, 2008, (01) :25-30
[3]   褐牙鲆耐热性状相关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 [J].
卢钟磊 ;
池信才 ;
王义权 ;
沈月毛 ;
郑忠辉 ;
宋思扬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96-402
[4]   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多态性分析 [J].
陈微 ;
张全启 ;
于海洋 ;
胡景杰 ;
齐洁 ;
包振民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6) :16-21
[5]   鲤耐寒性状分子标记在遗传连锁图上的定位 [J].
梁利群 ;
孙效文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3, (04) :278-281
[6]   锦鲤4个人工雌核发育家系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J].
刘静霞 ;
周莉 ;
赵振山 ;
桂建芳 .
动物学研究, 2002, (02) :97-105
[7]   山东近海褐牙鲆自然与养殖群体生化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J].
尤锋 ;
王可玲 ;
相建海 ;
徐成 .
海洋与湖沼, 2001, (05) :512-518
[8]   动物基因组研究计划及其对动物育种的影响 [J].
李宁 .
遗传, 1997, (S1) :7-10
[9]   鲤鱼人工雌核发育及其作为建立近交系新途径的研究 [J].
吴清江 ;
陈荣德 ;
叶玉珍 ;
柯鸿文 .
遗传学报, 1981, (01) :50-55+98
[10]  
分子数量遗传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徐云碧,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