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氮水平对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的表现型差异性比较

被引:10
作者
李佩华
蔡光泽
华劲松
王安虎
夏明忠
机构
[1] 西昌学院高原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荞麦; 氮肥; 氮素吸收利用; 适应性;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7.06.027
中图分类号
S517 [荞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探讨了中国荞麦属1个种及1变种对氮的需肥特性,不同肥料梯度处理对其生理、农艺性状等的综合影响。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 s)、胞间间隙CO2浓度(CO2)、叶面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光强(PAR)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对植株体不同层次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对3个材料盆栽试验,氮肥(尿素)设5个水平,分底肥(2/3)、追肥(1/3)2次施用,1个对照,共48个处理。盆栽试验处理中,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对氮素吸收利用表现型差异明显。金荞麦、齿翅野荞对氮的需求能力强于西荞1号;耐低氮瘠薄能力以齿翅野荞为强,西荞1号、金荞麦之间差异不明显;齿翅野荞适应能力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255 / 12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马铃薯遮光处理的效应研究 [J].
李佩华 ;
彭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4) :220-227
[2]   不同供氮水平对夏玉米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J].
赵营 ;
同延安 ;
赵护兵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622-627
[3]   糯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J].
卢艳丽 ;
陆卫平 ;
刘小兵 ;
王继丰 ;
刘萍 ;
陆大雷 ;
苏辉 .
作物学报, 2006, (07) :1031-1037
[4]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郑克武 ;
邹江石 ;
吕川根 .
作物学报, 2006, (06) :885-893
[5]   不同施氮处理草莓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差异的研究 [J].
彭福田 ;
张青 ;
姜远茂 ;
彭勇 ;
周鹏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3) :400-405
[6]   云南野生荞麦资源地理分布的考察研究 [J].
王莉花 ;
叶昌荣 ;
肖卿 .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2) :156-159
[7]   不同小麦品种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 Ⅰ.吸收和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J].
童依平 ;
李继云 ;
李振声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2) :104-111
[8]  
遗传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卢良峰主编, 2001
[9]  
中国荞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林汝法 主编, 1994
[10]  
Search for the wild ancestor of buckwheat III. The wild ancestor of cultivated common buckwheat, and of tatary buckwheat[J] . Ohmi Ohnishi.Economic Botany . 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