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
被引:33
作者:
刘宗堡
付晓飞
吕延防
付广
庞磊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扶杨油层;
成藏模式;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9.05.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典型大型凹陷向斜区油气倒灌式成藏,利用300条地震剖面、825口井曲线、11口井岩芯和探评井试油资料对扶杨油层断层特征及运动期次、油气下排深度、储层沉积特征等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综合研究表明:T2断层受控于基底断层、下部火山口、斜向拉张和伸展量差异四种因素具有平面密集成带、剖面"似花状"组合特征,且油气成藏期活动的油源断层多数为断层密集带边界断层;理论计算超压驱动油气下排深度和实际油底包络面统计扶杨油层含油厚度约为200m;重矿物分析扶杨油层主要受北部拜泉—青冈和西南保康物源影响,两物源在徐家围子地区交汇后向东流出;沉积微相揭示扶杨油层发育向上逐渐退积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顶部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中—下部为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其中扶Ⅰ7—扶Ⅱ1小层为水退最大期,是油气富集主要层位。明水组末期青山口组源岩达到生油高峰,油气在超压作用下沿开启的断层密集带边界断层幕式下排后沿两侧上升盘河道砂体做短距离侧向运移,即断层密集带两侧地垒或断阶块为油气富集区,而断层密集带内多为地堑式组合,不利于油气聚集,在成藏模式指导下刻画出47个油气富集目标区,为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下一步的勘探与开发指明了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85 / 69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