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支槽对西南高原地区冬半年日降水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林志强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南支槽; 高原地区降水; 冬半年日降水; 槽客观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中国大陆地区主要受季风影响,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的降水很少,在冬季南支槽(SBT)是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系统之一。为了评估SBT对中国冬季降水的影响,对1981 2013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客观方法识别了SBT的活动,对中国区域的逐日降水数据利用SBT的降水距平百分率,评估了SBT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半年南支槽对降水影响最显著的区域为青藏高原和云南地区,有南支槽活动日的降水比无南支槽活动显著增加。对中国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新疆地区,南支槽活动日较冬半年平均降水减少;南支槽影响区域的站点前50强降水日数的南支槽位置分析表明,当南支槽影响降水主要为青藏高原区域,南支槽更多地位于80°E附近,而75°E以西和85°E以东的南支槽活动偏少;当南支槽产生强降水主要为云南区域时,南支槽主要活动区域在90°E以东;南支槽位于不同位置时,其降水影响区有较大差异:当南支槽位于80°E以西,降水影响区主要位于西藏西部;南支槽位于80°E 90°E之间,降水影响区主要位于西藏中部、青海中南部地区和云南西北部地区;南支槽位于90°E以东,降水增加地区主要位于西藏中部地区、青海东部和云南。
引用
收藏
页码:1456 / 14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及其气候特征 [J].
林志强 .
高原气象 , 2015, (03) :684-689
[2]   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一次高原暴雪过程的影响 [J].
索渺清 ;
丁一汇 .
气象, 2014, 40 (09) :1033-1047
[3]   1980-2010年西藏高原大到暴雪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 [J].
林志强 ;
假拉 ;
薛改萍 ;
普布次仁 ;
许建华 .
高原气象 , 2014, (04) :900-906
[4]   春季南支槽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J].
张永莉 ;
范广洲 ;
周定文 ;
向卫国 ;
谢清霞 ;
王霄 ;
赖欣 .
高原气象, 2014, (01) :97-105
[5]   西风带南支槽对云南天气的影响 [J].
段旭 ;
陶云 ;
许美玲 ;
鲁亚斌 ;
梁红丽 .
高原气象 , 2012, (04) :1059-1065
[6]   南支槽造成红河州强降雨的统计分析 [J].
李艳春 ;
叶文群 ;
兰兰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 (02) :85-89+104
[7]   一次低纬高原地区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张腾飞 ;
鲁亚斌 ;
张杰 ;
普贵明 .
高原气象 , 2006, (04) :696-703
[8]   青藏高原隆升对春、夏季亚洲大气环流的影响 [J].
梁潇云 ;
刘屹岷 ;
吴国雄 .
高原气象, 2005, (06) :837-845
[9]   低纬高原地区南支槽强降水中尺度MCS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J].
晏红明 ;
肖子牛 ;
张小玲 ;
李建通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672-684
[10]   我国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研究的近期进展 [J].
吴国雄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1-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