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新抗源的抗谱鉴定初析

被引:18
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齐莉莉
周波
张守忠
盛宝钦
段霞瑜
王保通
金欣藻
刘正德
黄光明
蒋滨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
[2]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
[3] 陕西省农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新抗源; 抗谱鉴定; 簇毛麦;
D O I
10.13926/j.cnki.apps.2001.01.005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2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利用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育成的一套涉及不同簇毛麦染色体的异附加系和代换系以及 5个 6 VS/ 6 AL易位系 ,经 1997、1998、1999连续 3年在陕西、北京、四川进行小麦条锈病抗性接种鉴定 ,结果表明普通小麦 -簇毛麦 6 V异附加系 ,6 V(6 A)异代换系和 6 VS/ 6 AL易位系高抗条锈病菌条中 2 9、条中 31、水源 11- 2、水源 11- 5、水源 11- 13和杂 4 6 等强毒小种。考虑到含整组 V染色体的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倍体不抗水源 11- 13小种 ,上述普通小麦 -簇毛麦 6 V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 6 VS/6 AL易位系的条锈病抗性可能还与其所涉及的小麦亲本基因的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南农92R系统白粉病抗源多抗性鉴定及其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J].
高胜国 .
作物学报, 1999, (03) :389-391
[2]   繁6-绵阳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及对策 [J].
牛永春 ;
吴立人 .
植物病理学报, 1997, (01) :6-9
[3]   小麦白粉病新抗源——基因Pm21 [J].
齐莉莉 ;
陈佩度 ;
刘大钧 ;
周波 ;
张守中 ;
盛宝钦 ;
向齐君 ;
段霞渝 ;
周益林 .
作物学报, 1995, (03) :257-262
[4]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J].
刘大钧 ;
陈佩度 ;
吴沛良 ;
王耀南 ;
邱伯行 ;
王苏玲 .
作物学报, 1986, (03) :155-162
[5]   小麦与簇毛麦杂种后代抗白粉病株系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J].
裴广铮 ;
陈佩度 ;
刘大钧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1) :1-9
[6]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陈佩度 ;
刘大钧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2, (04) :1-16
[7]  
农作物抗病虫性鉴定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曹如槐等编著, 1992
[8]  
Development and molecular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wheat- Haynaldia villosa 6VS/6AL translocation lines specifying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J] . P. D. Chen,L. L. Qi,B. Zhou,S. Z. Zhang,D. J. Liu.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