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重质油与固体沥青潜力分析

被引:37
作者
秦建中 [1 ]
李志明 [1 ]
刘宝泉 [2 ]
张渠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海相; 优质烃源岩; 重质油; 固体沥青; 潜力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中国海相烃源岩、浮游藻、底栖藻等大量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与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储层固体沥青发育特征相结合,认为海相优质烃源岩具备形成大量重质油及固体沥青的潜力。主要依据为:海相烃源岩主要成烃生物——浮游藻热压生油模拟实验表明在成熟早期(Ro为0.45%0.7%)就出现生油高峰,可以大量生成以非烃+沥青质为主的重质油,每吨TOC生成的原油最高可达1 000 kg以上,它也是形成储层固体沥青的主体;海相未成熟优质烃源岩(Ⅰ—Ⅱ1型干酪根,TOC大于2%)在成熟早期也可以大量生成以非烃+沥青质为主的重质油,每吨TOC总生油量可达300 kg,约占最高生油量的50%以上,总生烃量的40%以上,它随干酪根类型变差、有机质丰度减小(TOC小于2%)、碳酸盐含量变低(小于5%)而逐渐减少;中国南方二叠系、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优质烃源岩在成熟早期形成的重质油及在准同生至成岩作用早期呈悬浮态运移出来的沉积有机质,经后期埋深高温裂解与聚合可以大量形成储层固体沥青。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85+291 +2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上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干酪根的油气生成模拟实验 [J].
刘宝泉 ;
蔡冰 ;
方杰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0, (02) :147-161
[2]   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模式研究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1) :74-80
[3]  
中国烃源岩[M]. 科学出版社 , 秦建中等著, 2005
[4]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油源及运移过程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450-457
[5]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有机相展布与成烃模式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3) :264-270+275
[6]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主要烃源层分布特征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2) :134-141+146
[7]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马力[等]著, 2004
[8]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排烃能力研究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郑伦举 ;
张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48-355
[9]   加温时间、加水量对模拟实验油气产率及地化参数的影响 [J].
秦建中 ;
刘井旺 ;
刘宝泉 ;
国建英 ;
金聚畅 ;
王东良 ;
郭树芝 ;
于国营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2) :152-157
[10]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a new approach to oil and gas. Tissot B P,Welte D H.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