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利弊

被引:56
作者
吴绍洪 [1 ]
黄季焜 [1 ]
刘燕华 [1 ,2 ]
高江波 [1 ]
杨军 [1 ]
王文涛 [1 ]
尹云鹤 [1 ]
栾浩 [1 ]
董婉璐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务院参事室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利弊; 有序与定量适应; 主动应对;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三次产业、社会系统及自然灾害等领域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如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生产力下降,而青藏高原则升高;气候变化导致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以及许多北方河流径流量减少;由于气候变化,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增加(包括频次与强度)、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人体健康、疾病传播、重大工程等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善有助于延长农作物生育期,但极端事件增加也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气候变化不仅可通过影响农业和自然资源而间接地对第二、三产业产生影响,而且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如碳税、碳关税、碳交易等)的采用也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分析可发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且总体上利弊共存,但弊大于利。基于此,本文提出要趋利避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整体最优、长期受益"的有序适应目标;要强调定量适应,提出可操作性方案和可预期目标,并分析适应措施的不确定性;而且为提高我国未来综合竞争力,今后应采取更加主动的应对策略,如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减排技术研发,积极应对碳税、碳关税和碳市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9 条
[51]   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物候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 [J].
张峰 ;
周广胜 ;
王玉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6) :1312-1322
[52]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全球气候背景分析 [J].
吴春霞 ;
刘玲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 (05) :95-97+104
[53]   近50年云南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程建刚 ;
解明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19-26
[54]   湖北省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 [J].
黄世宽 ;
熊汉锋 .
鄂州大学学报, 2008, 15 (05) :38-41
[55]   1956—2006年阿克苏河径流变化及其对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可能影响 [J].
王国亚 ;
沈永平 ;
苏宏超 ;
王进 ;
毛炜峄 ;
高前兆 ;
王顺德 .
冰川冻土, 2008, (04) :562-568
[56]   利用中值检测方法研究近50年中国极端气温变化趋势 [J].
章大全 ;
钱忠华 .
物理学报, 2008, (07) :4634-4640
[57]   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 [J].
石淑芹 ;
陈佑启 ;
姚艳敏 ;
李志斌 ;
何英彬 .
地理学报, 2008, (06) :574-586
[58]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J].
陈凯先 ;
汤江 ;
沈东婧 ;
熊燕 ;
王斌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 (01) :19-23
[59]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J].
张强 ;
邓振镛 ;
赵映东 ;
乔娟 .
生态学报, 2008, (03) :1210-1218
[60]   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高原湖泊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李林 ;
吴素霞 ;
朱西德 ;
常国刚 ;
李凤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2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