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法理论基础的再认识

被引:10
作者
汤黎虹
机构
[1] 福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法; 社会问题; “扶权”论;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2.04.005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社会法理论基础的传统理论主要有保护弱者论、社会安全论、社会福利论和第三法域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缺乏现实的可靠性。笔者于前几年大胆提出了社会问题论,但近三年发现社会问题论是基于社会主体协同解决社会问题的义务而立意的,没有涉于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关系的研究。于是积极探讨并提出"扶权"论,即帮扶主体有义务帮扶被帮扶主体实现被帮扶权利的理论。这一理论决定于社会法的价值取向——解决社会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与行政法的"控权"论、民商法的"保权"论、经济法的"限权"论形成鲜明的界分。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论矿山生产安全政府职责的社会法调整 [J].
汤黎虹 .
东方法学, 2010, (04) :35-40
[2]   行政问责制的社会法理究缘 [J].
汤黎虹 ;
李吉宁 .
行政与法, 2010, (01) :1-5
[3]   论社会法的价值及其取向 [J].
汤黎虹 .
行政与法, 2008, (10) :85-88
[4]   近年来中外社会法研究述评 [J].
毛德龙 ;
王燕 .
东方论坛, 2008, (01) :112-118
[5]   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理论及其根据 [J].
汤黎虹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74-79
[6]   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协调论 [J].
刘小艳 .
行政法学研究, 2004, (04) :30-36
[7]   “社会法”意义辨析 [J].
竺效 .
法商研究, 2004, (02) :61-68
[8]   行政法理论基础比较研究 [J].
苗连营 ;
仪喜峰 .
当代法学, 2004, (01) :116-126
[9]   日本的社会法学理论:形成与发展 [J].
王为农 .
浙江学刊, 2004, (01) :32-38
[10]   社会法的存在与社会法理论探索 [J].
郑尚元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3)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