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现代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子组合特征及其与不同纬度的海域对比

被引:19
作者
卢冰
周怀阳
陈荣华
朱纯
叶新荣
薛斌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楚科奇海; 白令海; 正构烷烃; 物质来源; 环境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极海域楚科奇海和白令海表层沉积物的正构烷烃气相色谱图呈双峰群分布,楚科奇海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高碳数峰群MH(主峰碳)在nC25—nC33、低碳数峰群MH在nC16—nC20范围;白令海高碳数峰群MH在nC25—nC27、低碳数峰群MH在nC17—nC22范围。两海域的OEP(奇偶优势指数)各为0.9—3.81、0.409—3.26;C-23/C+24比值为0.18—1.53、0.40—2.57之间;TABHC(陆/水生类脂物)比值在0.57—11.35、0.32—5.97之间。根据分子组合特征表明楚科奇海的陆源物质输入要比白令海大,而白令海的表层生产力又比楚科奇海高。本文将北极海域现代沉积过程中的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与南极进行对比,同时又将高纬度海域与低纬度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由高纬度北极到低纬度海域的陆源输入特征依次减弱,而海洋生物自身起源特征加强。不同纬度海域的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呈现出不同的分子组合差异,受到现代海洋沉积过程中物质来源、环境、气候诸多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亚北极白令海近百年海洋环境变化——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 [J].
卢冰 ;
陈荣华 ;
王自磐 ;
周怀阳 ;
陈建芳 ;
陆斗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67-374
[2]   1999年楚科奇海台及其周边海域中层与深层水增暖 [J].
赵进平 ;
高郭平 ;
矫玉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88-194
[3]   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高爱国 ;
陈志华 ;
刘焱光 ;
孙海清 ;
杨守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48-154
[4]   楚科奇海与白令海沉积物中碘的纬向分布 [J].
高爱国 ;
刘焱光 ;
张道建 ;
孙海清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55-162
[5]   南极和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 [J].
陈立奇 .
地学前缘, 2002, (02) :245-253
[6]   珠江澳门河口沉积物柱样品正构烷烃研究 [J].
康跃惠 ;
盛国英 ;
傅家谟 ;
麦碧娴 ;
张干 ;
林峥 ;
闵育顺 .
地球化学, 2000, (03) :302-310
[7]   关于我国东部某些现代沉积物正构烷特征与物质来源的讨论 [J].
丁雅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1) :96-103
[8]   我国滨海现代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的探讨 [J].
吴德云 ;
程桂英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4, (04) :1-9
[9]  
北极海洋环境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M]. 海洋出版社 , 陈立奇等编著, 2003
[10]  
晚第四纪以来南海古海洋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钱建兴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