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44
作者
黄德青 [1 ,2 ]
于兰 [3 ]
张耀生 [1 ]
赵新全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
[3] 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天然草地; 地下生物量; 净生产量; 周转值;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类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均呈"T"形分布,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在高寒草原表现为"W"型变化规律,其他各类草地均呈"N"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依次减小;地下净生产量大小依次为山地草甸(546.84g/m2)>山地草甸草原(410.76g/m2)>山地草原(358.12g/m2)>高寒草原(301.33g/m2)>山地荒漠草原(81.68g/m2),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均在45%以上;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除山地荒漠草原外),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8月份,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其他月份,不同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祁连山北坡草地资源及退化现状分析 [J].
闫月娥 ;
王建宏 ;
石建忠 ;
周晓雷 ;
吴小舟 ;
吕子君 ;
陈道军 ;
魏秀元 ;
李健 ;
朱燕 .
草业科学, 2010, (07) :24-29
[2]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氮的分布特征 [J].
杨成德 ;
陈秀蓉 ;
龙瑞军 ;
满元荣 ;
张俊忠 .
草业学报, 2010, 19 (01) :67-74
[3]   羊草种群各类地下芽的发生、输出与地上植株的形成、维持动态 [J].
张继涛 ;
徐安凯 ;
穆春生 ;
王俊峰 .
草业学报, 2009, 18 (04) :54-60
[4]   三种草坪草的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成文竞 ;
崔建宇 ;
闵凡华 ;
胡林 .
草业学报, 2009, 18 (01) :179-183
[5]   不同水分因子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产量的影响 [J].
侯琼 ;
魏学占 ;
宋学峰 .
草业科学, 2009, (02) :5-10
[6]   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牧草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J].
朱宝文 ;
周华坤 ;
徐有绪 ;
李英年 ;
唐凯 .
草业科学, 2008, (12) :62-66
[7]   不同海拔梯度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李凯辉 ;
王万林 ;
胡玉昆 ;
高国刚 ;
公延明 ;
尹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1) :2364-2368
[8]   中国北方天然草地的生物量分配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J].
王娓 ;
彭书时 ;
方精云 .
干旱区研究, 2008, (01) :90-97
[9]   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杨元合 ;
贺金生 ;
曾辉 ;
方精云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01) :84-92
[10]   呼伦贝尔草原生物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郑晓翾 ;
赵家明 ;
张玉刚 ;
吴雅琼 ;
靳甜甜 ;
刘国华 .
生态学杂志, 2007, (04) :5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