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44
作者
黄德青 [1 ,2 ]
于兰 [3 ]
张耀生 [1 ]
赵新全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
[3] 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天然草地; 地下生物量; 净生产量; 周转值;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类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均呈"T"形分布,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在高寒草原表现为"W"型变化规律,其他各类草地均呈"N"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依次减小;地下净生产量大小依次为山地草甸(546.84g/m2)>山地草甸草原(410.76g/m2)>山地草原(358.12g/m2)>高寒草原(301.33g/m2)>山地荒漠草原(81.68g/m2),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均在45%以上;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除山地荒漠草原外),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8月份,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其他月份,不同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1]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编, 1988
[12]   Estimating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s from field biomass measurements in temperate northern China [J].
Ni, J .
PLANT ECOLOGY, 2004, 174 (02) :217-234
[13]   Estimating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from grassland biomass dynamics measurements [J].
Scurlock, JMO ;
Johnson, K ;
Olson, RJ .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2, 8 (08) :736-753
[14]   A global analysis of root distributions for terrestrial biomes [J].
Jackson, RB ;
Canadell, J ;
Ehleringer, JR ;
Mooney, HA ;
Sala, OE ;
Schulze, ED .
OECOLOGIA, 1996, 108 (03) :389-411
[15]  
Rooting pattern and water relations of three pasture grasses growing in drying soil[J] . D. E. Molyneux,W. J. Davies.Oecologia . 1983 (2)
[16]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不同生境类型植物群落α及β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J].
徐广平 ;
张德罡 ;
徐长林 ;
蒲小鹏 ;
陈建纲 .
草业科学, 2006, (06) :1-5
[17]   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 [J].
鄢燕 ;
张建国 ;
张锦华 ;
范建容 ;
李辉霞 .
生态学报, 2005, (11) :26-31
[18]   矮嵩草草甸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蒲继延 ;
李英年 ;
赵亮 ;
杨时海 .
草地学报, 2005, (03) :238-241
[19]   中国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胡中民 ;
樊江文 ;
钟华平 ;
韩彬 .
生态学杂志, 2005, (09) :1095-1101
[20]   东祁连山高寒草原柳灌丛——草地群落结构研究 [J].
王志泰 .
草业科学, 2004, (1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