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狮子山矿田金矿床和铜矿床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11
作者
徐晓春
赵丽丽
谢巧勤
褚平利
房海波
王文俊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狮子山矿田; 铜矿床; 金矿床; 安徽铜陵;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9.01.004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在全面收集前人有关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主要矿床矿石和蚀变岩石稀土元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矿田内金矿床和铜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金矿床和铜矿床矿石和蚀变岩石的稀土元素组成、轻重稀土比值和(La/Yb)N值等特征参数承袭了矿区岩浆岩的特征,显示成矿物质的来源以岩浆来源为主,富集地壳组分,反映在成矿过程中深部热液对已固结岩浆岩的淋滤萃取作用和对沉积围岩的叠加改造作用,成矿作用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不同成矿阶段和不同类型矿石或蚀变岩石的REE特征反映REE的来源和演化可能与成矿金属元素的来源及其富集成矿机制相一致。此外,金矿床和铜矿床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亦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铜矿床矽卡岩阶段矿石比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石相对低的REE含量,以及部分矽卡岩矿石具有La,Ce明显亏损的富集LREE折线型配分模式,反映铜矿床这部分矽卡岩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而金矿床和部分铜矿床中的矽卡岩及矽卡岩型矿石则以热液交代成因为主;金矿床和铜矿床Eu异常特征则反映了其成矿热液流体起源压力的差异及流体性质的阶段性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J].
邱士东 ;
谢玉玲 ;
徐九华 ;
王葆华 ;
杨竹森 ;
蒙义峰 .
矿床地质, 2007, (02) :204-212
[2]   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成矿流体成分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J].
陆三明 ;
徐晓春 ;
谢巧勤 ;
楼金伟 ;
储国正 ;
熊亚平 .
岩石学报, 2007, (01) :177-184
[3]   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及金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徐晓春 ;
陆三明 ;
谢巧勤 ;
储国正 ;
熊亚平 .
中国稀土学报, 2006, (05) :615-622
[4]   铜陵冬瓜山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J].
徐兆文 ;
黄顺生 ;
倪培 ;
陆现彩 ;
陆建军 ;
方长泉 ;
华明 ;
蒋少涌 .
地质论评, 2005, (01) :36-41
[5]   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J].
田世洪 ;
丁悌平 ;
杨竹森 ;
蒙义峰 ;
曾普胜 ;
王彦斌 ;
王训诚 ;
姜章平 .
矿床地质, 2004, (03) :365-374
[6]   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来自矿物巨晶和岩石包体的证据 [J].
杜杨松 ;
秦新龙 ;
李铉具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2) :109-116
[7]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J].
毛景文 ;
Holly STEIN ;
杜安道 ;
周涛发 ;
梅燕雄 ;
李永峰 ;
藏文栓 ;
李进文 .
地质学报, 2004, (01) :121-131
[8]   安徽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制约 [J].
王强 ;
许继峰 ;
赵振华 ;
熊小林 ;
包志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23-334
[9]   层控夕卡岩及有关矿床形成过程的稀土元素行为——以安徽冬瓜山矿床为例 [J].
凌其聪 ;
刘丛强 .
岩石学报, 2003, (01) :192-200
[10]   铜陵Cu-Au(Ag)成矿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 [J].
邓晋福 ;
戴圣潜 ;
赵海玲 ;
杜建国 .
矿床地质, 2002, (04) :3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