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碳酸盐岩孔缝洞预测研究

被引:11
作者
孙炜 [1 ]
王彦春 [1 ]
李玉凤 [2 ]
王大全 [3 ]
徐伟 [1 ]
韩磊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信息技术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3] 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云南物探公司
[4]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孔缝洞预测; 裂缝孔隙度; 次生孔隙度; 地质统计反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28.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18 ; 081801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反演的碳酸盐岩孔缝洞预测方法:首先,根据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利用电阻率曲线和三孔隙度曲线计算单井裂缝孔隙度和次生孔隙度;然后,利用地质统计反演分别预测裂缝以及溶孔溶洞的平面分布特征;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到碳酸岩储层的孔缝洞发育区带。将该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孔缝洞预测中,得到的孔缝洞分布特征与已知的白云岩分布特征较为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58 / 12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储层建模中地质统计学整合地震数据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J].
印兴耀 ;
刘永社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04) :423-430+432
[22]   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陈清华 ;
刘池阳 ;
王书香 ;
李琴 ;
王绍兰 ;
肖红平 ;
张凤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2) :196-202
[23]   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 [J].
吕修祥 ;
金之钧 .
石油学报, 2000, (03) :8-12+107
[24]   碳酸盐岩基质与缝合线的生烃和排烃特征 [J].
高岗 ;
郝石生 ;
王晖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175-179
[25]   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储集类型 [J].
罗利 ;
任兴国 .
测井技术, 1999, (05) :355-360+399
[26]   低孔砂岩孔隙度计算方法及裂缝识别技术 [J].
罗利 .
测井技术, 1999, (01) :33-37
[27]   储层地质统计随机模拟 [J].
张永贵 ;
李允 ;
陈明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116-119+122+13
[28]   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数学模型及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解释 [J].
李善军,肖永文,汪涵明,张庚骥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6) :845-852
[29]   裂缝孔隙度指数m_f的选择的探讨 [J].
匡立春 .
地球物理测井, 1990, (04) :234-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