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水稻高温热害时空分布

被引:48
作者
万素琴 [1 ]
陈晨 [2 ]
刘志雄 [1 ]
周月华 [1 ]
邓环 [1 ]
高素华 [3 ]
机构
[1]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2] 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局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时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428 [暖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湖北省1961-2005年气象资料、水稻产量资料、水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早、中稻孕穗-乳熟期高温热害时空变化规律。得出:①中稻高温热害以20世纪60年代最重,2001-2005年次之,20世纪80年代最轻;早稻高温热害以2001-2005年最多,60年代第二,80年代最少;21世纪初有加重的趋势。②中稻高温热害日数表现为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早稻高温热害日数,自西向东递增。③对中稻而言,鄂东地区和鄂西北岗地部分地区,有20%以上年份出现高温热害并导致产量减少3%以上,鄂西南东部、鄂西北大部、江汉平原及鄂东北部也有10%20%的年份出现高温热害并导致产量减少3%以上;对早稻而言,鄂东地区和江汉平原有15%以上年份出现早稻高温热害并导致产量减少3%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江中下游农业天气.[M].王炳庭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2]   江淮之间夏季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J].
杨太明 ;
陈金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7) :8530-8531
[3]   江汉平原近50年中稻花期危害高温发生的初步分析 [J].
李守华 ;
田小海 ;
黄永平 ;
刘爱英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1) :5-8
[4]   湖南省高温的时空分布与水稻生产的利用对策 [J].
刘厚敖 ;
宋忠华 ;
刘云开 ;
陈梦琼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6) :55-57
[5]   2003年水稻高温热害情况的调查 [J].
汪寿康 ;
汪更文 ;
汪又佳 .
安徽农学通报, 2004, (01) :27-35
[6]   武汉地区中稻大面积空壳形成的原因及防止途径 [J].
王前和 ;
潘俊辉 ;
李晏斌 ;
唐霖 ;
任华英 ;
彭坤伦 .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01) :27-30
[7]   四湖地区中稻优质米形成的适宜抽穗期气候条件分析 [J].
田小海 ;
黄永平 .
湖北气象, 2000, (02) :23-25
[8]   水稻灌浆期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J].
李林 ;
沙国栋 ;
陆景淮 .
中国农业气象, 1989, (03)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