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结构失衡视角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研究——以信息属性的变迁为出发点

被引:13
作者
雷丽莉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系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信息属性; 信息主体; 权力结构;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9.12.004
中图分类号
D923.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本文以信息属性的变化为出发点,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的多重属性使得个人信息具有多个权利主体,而各主体之间的权力结构是失衡的。造成多元主体间权力失衡的原因在于,在个人信息问题上,不仅"私权力"有了双重角色,公权力也有了双重角色,都既是监管者又是利用者。这也使得个人在三方权力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数字政府"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标志之一,公权力给个人信息带来的风险也会增加,这有可能导致围绕个人信息的权力结构更加失衡。而传统的私权保护制度和限制公权的机制在个人信息问题上都难以使三方权力结构重归平衡。在私权保护制度受到挑战、不足以为个体提供有效保护的背景下,需要立法以新的形式使技术为个人"赋能",使个人成为权力结构中有力的行动者,而不是无力的被保护者。只有个体对其个人信息具有真实的、动态的知情权和控制力,才能有效监督公私权力的数据行为,进而实现权力结构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84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与适用指导.[M].龙卫球;刘保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
[12]  
刑法学.[M].刘艳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3]  
信息性隐私权研究.[M].张民安;林泰松.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14]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张明楷;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5]  
刑法学.[M].张明楷; 著.法律出版社.2011,
[16]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超个人法益属性 [J].
曲新久 .
人民检察, 2015, (11) :5-9
[17]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 [J].
王利明 .
现代法学, 2013, 35 (04) :62-72
[19]   大数据环境下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法益和危害行为问题 [J].
皮勇 ;
王肃之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05) :114-124
[20]   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入罪的边界——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法益为视角 [J].
高富平 ;
王文祥 .
政治与法律, 2017, (02) :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