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重建规划的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范式

被引:11
作者
周侃 [1 ,2 ]
樊杰 [1 ,2 ]
徐勇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重建规划; 应急评价; 自然灾害; 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1204 ;
摘要
从国家重建规划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的应用需求出发,解析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承载能力应急评价难点,初步构建在灾后资源赋存、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以及灾害风险多重约束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的基本范式与技术流程,并提出未来灾后承载能力评价及研究重点。研究表明:针对评价周期短、涉及内容广、决策风险高、不确定性强、数据基础不足等特点与难点,需从地域功能预估与指标体系、单项要素评价与技术准则、综合集成评价与重建分区、人口容量测算与重建模式4个方面实施灾后应急评价。未来,建议从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关键阈值与参数研究,应急评价辅助支撑体系与规划衔接技术研究,灾后承载能力演化特征与弹性机理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山区等灾害高风险区的重点研究与超前应对,以及灾后应急评价及重建规划的工作协调与应用推广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提升未来应急评价快速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为增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灾后系统应对能力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J].
傅伯杰 ;
冷疏影 ;
宋长青 .
地理科学, 2015, 35 (08) :939-945
[2]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 [J].
樊杰 ;
王亚飞 ;
汤青 ;
周侃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1-10
[3]   中国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例 [J].
周侃 ;
樊杰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39-52
[4]   鲁甸地震灾后重建的综合地理分析与对策研讨 [J].
樊杰 ;
王传胜 ;
汤青 ;
徐勇 ;
陈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8) :1011-1018
[5]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 [J].
陈运泰 ;
杨智娴 ;
张勇 ;
刘超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06) :1064-1072
[6]   人文—经济地理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学科价值与学术创新 [J].
樊杰 ;
周侃 ;
孙威 ;
陈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147-160
[7]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区的人口容量分析 [J].
高晓路 ;
陈田 ;
樊杰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64-176
[9]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的基础性作用 [J].
樊杰 ;
陶岸君 ;
陈田 ;
张文忠 ;
高晓路 ;
徐勇 ;
王传胜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5) :387-392
[10]   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看中国减灾战略的调整 [J].
史培军 ;
郭卫平 ;
李保俊 ;
郑璟 ;
叶涛 ;
王瑛 ;
刘婧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