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枣地区推覆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2
作者
樊华
机构
[1]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
关键词
随枣地区; 构造格局; 逆冲系统; 构造演化;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5.04.009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上地壳多层次自北而南逆冲-拆离是本区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区内柳林、洪清、大洪山三条逆掩断层与深部拆离面一起构成了一尖端指向南的楔形薄皮构造。逆掩断层最大位移量可达107km,逆冲系统以背驮式扩展演化。多层次推覆构造格局因后期高角度断裂的切割破坏而复杂化。构造格局的定型时代为燕山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随县—马鞍山地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郯庐构造带南段的某些特征 [J].
郑晔 ;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6) :648-659
[2]   东秦岭“开”“合”史 [J].
杨巍然 .
地球科学, 1987, (05) :487-493
[3]   扬子板块北缘的大型深层滑脱构造及动力学分析 [J].
许志琴 .
中国区域地质, 1987, (04) :289-300
[4]   东秦岭造山带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 [J].
许志琴 ;
卢一伦 ;
汤耀庆 ;
M.Mattauer ;
Ph.Matte ;
J.Malavieille ;
P.Tapponnier ;
H.Maluski .
地质学报, 1986, (03) :237-247
[5]   试论桐柏-大别山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J].
杨志坚 .
地质学报, 1982, (02) :123-135
[6]   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 [J].
王鸿祯 .
地球科学, 1982, (03) :15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