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沿线气温、地表和浅层地温年际变化特征

被引:14
作者
吕兰芝
金会军
常晓丽
罗栋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漠-大沿线; 气温; 地表温度; 地温; 升温率; 变化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沿线自建站至2005年的月平均气温和地温观测资料,并通过插补建立了1961—2005年漠-大沿线各站各季及年平均温度资料完整序列.结果表明:各站年平均气温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近40多年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最低,70年代略有回升,80年代后气温逐渐升高,进入90年代后期升温有所减缓;沿线各站的年平均地表温度也是20世纪70年代最低,70年代进入80年代升温最明显.气温升温最显著的是冬、春季,升温率分别达到0.71℃.(10a)-1和0.48℃.(10a)-1,夏季升温率只有0.27℃.(10a)-1.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的升温率分别为0.45℃.(10a)-1和0.27℃.(10a)-1,气温的升温比地表温度要快.年平均地表温度要比年平均气温高,深层地温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一致,在位相上有1~2a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94 / 8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Permafrost and 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Jin, HJ
    Li, SX
    Cheng, GD
    Wang, SL
    Li, X
    [J].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0, 26 (04) : 387 - 404
  • [2] 中国冻土.[M].周幼吾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 [3]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M].汤懋苍等 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 [4]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M].赵魁义等 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
  • [5] 中俄管道(漠河—乌尔其段)多年冻土环境工程地质区划和评价
    金会军
    王绍令
    吕兰芝
    吉延峻
    何瑞霞
    常晓丽
    郝加前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 36 (04) : 102 - 107
  • [6] 黑龙江省近43年气温的变化特征
    董杰
    高永刚
    顾红
    [J]. 现代化农业, 2006, (12) : 10 - 12
  • [7] 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及其趋势初步评估
    金会军
    于少鹏
    吕兰芝
    郭东信
    李英武
    [J]. 冰川冻土, 2006, (04) : 467 - 476
  • [8] 青藏高原及铁路沿线地表温度变化趋势预测
    李栋梁
    郭慧
    李跃清
    钟海玲
    [J]. 高原气象, 2005, (05) : 685 - 693
  • [9] 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变化趋势预测
    李栋梁
    郭慧
    王文
    魏丽
    [J]. 高原气象, 2003, (05) : 431 - 439
  •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气候变暖的初步分析
    潘华盛
    张桂华
    徐南平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 348 -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