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配电系统形态特征与技术展望

被引:213
作者
董旭柱 [1 ]
华祝虎 [1 ]
尚磊 [1 ]
王波 [1 ]
谌立坤 [1 ]
张秋萍 [1 ]
黄玉琛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形态特征;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 源荷互动; 直流配电; 数字化技术;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211103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配电系统逐渐发展为具有电能汇集、传输、存储和交易功能的新型区域电力系统,具有了新的形态和特征。在此背景下,首先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能替代、电力电子应用及数字化技术4个方面出发,对"双碳"背景下配电系统的新特性进行了总结;然后对其面临的静态问题、动态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低碳化新型配电系统的形态格局构想,对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技术、源荷互动技术、直流配电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技术等支撑新型配电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分析了现阶段成果与新型配电系统需求之间的差距;最后,凝炼了新型配电系统建设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021 / 303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 [21] Electric power from offshore wind via synoptic-scale interconnection
    Kempton, Willett
    Pimenta, Felipe M.
    Veron, Dana E.
    Colle, Brian A.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0, 107 (16) : 7240 - 7245
  • [22] Risk-based security and economy tradeoff analysis for real-time operation
    Xiao, Fei
    McCalley, James D.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07, 22 (04) : 2287 - 2288
  • [23] 考虑源荷互动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D].韩海腾.东南大学.2019, 01
  • [24] 基于源网荷态势的电力智能需求侧响应技术研究.[D].宁佳.东南大学.2018, 05
  • [25] 用于改善电网频率和电压动态的惯量—刚度补偿器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尚磊.华中科技大学.2017, 10
  • [26] 微网群混合协调控制及有功功率优化研究.[D].熊雄.中国农业大学.2017, 01
  • [27] 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48 VDC and 380 V DC distribution systems for datacenters..WANG C;JAIN P;.Proceedings of 2014 IEEE 36th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Energy Conference.2014,
  • [28] 含多端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张学
    裴玮
    范士雄
    孔力
    邓卫
    黄仁乐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 (07) : 185 - 191
  • [29] 能源转型中我国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
    周孝信
    陈树勇
    鲁宗相
    黄彦浩
    马士聪
    赵强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 38 (07) : 1893 - 1904+2205
  • [30] 基于混沌-RBF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
    王育飞
    付玉超
    孙路
    薛花
    [J]. 电网技术, 2018, 42 (04) : 1110 -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