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遥感设备联用在区域空气质量变化与边界层结构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祝薇 [1 ]
李浩文 [1 ]
王宝民 [1 ]
吴蒙 [2 ]
步巧利 [2 ]
董国业 [2 ]
炎利军 [2 ]
范绍佳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广东省佛山市气象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边界层探测; 风廓线雷达; 激光雷达; 微波辐射计; 佛山;
D O I
10.13671/j.hjkxxb.2017.0487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X87 [环境遥感];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1404 ;
摘要
为研究佛山地区空气质量变化与边界层结构的关系,2015年10-12月在佛山地区3个站点同步开展了多台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联用的大气边界层结构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探测可获得平均风场垂直分布的连续变化,发现佛山地区风场垂直分层结构明显,空气污染与近地小风层厚度的相关性较强.激光雷达探测可获得颗粒物消光特性垂直分布的连续变化,发现佛山地区颗粒物消光特性与大气边界层结构有密切关系,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与颗粒物激光雷达探测反演的边界层高度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58.微波辐射计探测可获得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垂直分布的连续变化,逆温和相对湿度变化对边界层日变化及空气污染成因分析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多设备联合探测,可同时获得研究地区平均风场垂直分布特征、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逆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多设备联合探测,有利于区域空气质量变化与边界层结构关系机理研究,对区域空气质量变化的预测预报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89 / 16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2015年干季佛山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形成机理研究 [J].
李浩文 ;
张阿思 ;
步巧利 ;
董国业 ;
炎利军 ;
祝薇 ;
范绍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 (08) :3044-3053
[2]   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北京地区边界层日变化特征的分析研究 [J].
张舒婷 ;
苏德斌 ;
徐文静 ;
韦涛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7, 12 (01) :1-7
[3]   广州地区一次严重灰霾过程的垂直探测 [J].
邓涛 ;
吴兑 ;
邓雪娇 ;
谭浩波 ;
李菲 ;
廖碧婷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10) :2307-2314
[4]   南京地区一次灰霾天气的微脉冲激光雷达观测分析 [J].
严国梁 ;
韩永翔 ;
张祥志 ;
汤莉莉 ;
赵天良 ;
王瑾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7) :1667-1672
[5]   风廓线雷达反演大气比湿廓线的初步试验 [J].
孙康远 ;
阮征 ;
魏鸣 ;
葛润生 ;
董保举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04) :407-415
[6]   国产风廓线雷达对比试验初步分析 [J].
吴蕾 ;
陈洪滨 ;
高玉春 ;
蔡作金 .
现代雷达, 2013, 35 (06) :24-28
[7]   珠江三角洲风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J].
张人文 ;
范绍佳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0 (06) :130-134
[8]   大气边界层探测技术初步分析 [J].
熊超超 ;
谢丽萍 ;
吴维 .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0, 27 (03) :77-79+83
[9]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
[10]  
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低层垂直动力和热力特征及其与污染物浓度关系的研究[J]. 周明煜,姚文清,@徐祥德,徐祥德,于海青.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