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一次严重灰霾过程的垂直探测

被引:10
作者
邓涛 [1 ,2 ]
吴兑 [2 ]
邓雪娇 [2 ]
谭浩波 [2 ]
李菲 [2 ]
廖碧婷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边界层高度; 地表通风系数; 灰霾; 能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7 [大气遥感];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在广州地区一次严重灰霾过程进行探测,采用小波变换协方差方法反演边界层高度,从热力和动力的角度分析边界层气象因子和能见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边界层高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过程,和地面能见度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清洁过程,边界层高度超过1 km,发生严重灰霾时,最高仅为500 m.50~100 m的温度梯度滞后30 h和能见度相关性更加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77.高层能见度(255 m)和下层稳定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清洁日负相关系数最大达?0.76,灰霾日负相关系数最大达?0.49.在相关的边界层气象因子中,地表通风系数和地面能见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最高,达0.88.边界层高度、地面风速、相对湿度和地面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67和?0.77.各气象因子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此次灰霾过程的主控气象因子为地表通风系数,在没有边界层高度探测的地区可利用地面能见度和风速估算边界层高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307 / 23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2010年广州亚运期间空气质量与污染气象条件分析[J]. 李婷苑,邓雪娇,范绍佳,吴兑,李菲,邓涛,谭浩波,蒋德海.环境科学. 2012(09)
[2]   珠江三角洲一次典型复合型污染过程的模拟研究 [J].
邓涛 ;
吴兑 ;
邓雪娇 ;
谭浩波 ;
李菲 ;
郑君瑜 ;
廖碧婷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2) :193-199
[3]   广州地区典型清洁与污染过程的大气湍流与物质交换特征 [J].
邓雪娇 ;
李菲 ;
吴兑 ;
谭浩波 ;
邓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9) :1424-1430
[4]   高云和气溶胶辐射效应对边界层的影响 [J].
邓涛 ;
张镭 ;
陈敏 ;
吴兑 ;
邓雪娇 ;
谭浩波 .
大气科学, 2010, 34 (05) :979-987
[5]   兰州地区高云和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 [J].
邓涛 ;
张镭 ;
吴兑 ;
夏俊荣 ;
宋薇 ;
邓雪娇 ;
谭浩波 ;
毕雪岩 ;
李菲 .
高原气象 , 2010, (01) :230-235
[6]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
[7]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云造成的严重灰霾天气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潘蔚娟 ;
黄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77-83
[8]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
[9]  
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低层垂直动力和热力特征及其与污染物浓度关系的研究[J]. 周明煜,姚文清,@徐祥德,徐祥德,于海青.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10]  
城市冬、夏季大气污染气、粒态复合型相关空间特征[J]. 徐祥德,施晓晖,谢立安,丁国安,苗秋菊,马建中,郑向东.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