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矿床硅钙界面对矽卡岩成岩及多金属成矿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姚晓峰 [1 ,2 ]
叶天竺 [1 ]
唐菊兴 [3 ]
郑文宝 [3 ]
丁帅 [4 ]
李永胜 [1 ]
甄世民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4]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甲玛; 硅钙界面; 矽卡岩; 岩石地球化学; 矿物化学; 成矿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1 ;
摘要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的超大型矿床之一,其矽卡岩型主矿体受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硅铝质岩石)和多底沟组大理岩(钙质岩石)的岩性界面所控制。基于岩、矿心地质编录,开展矽卡岩岩石、矿物分带及矽卡岩地球化学、矿物化学研究,探讨硅钙岩性界面对矽卡岩及多金属矿体形成的影响。从顶板至底板由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至硅灰石矽卡岩表现出Si O2、Ca O逐渐增加和Al2O3、Fe2O3+Fe O逐渐减少的趋势,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矽卡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顶板、底板岩石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靠近顶板的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属于钙铝-钙铁过渡系列,由石榴石核部向外环带具有Al含量减少、Fe含量增加的特点;靠近底板矽卡岩相对于靠近顶板具有钙铁榴石比例增加、钙铝榴石比例减少特征,由核部向外围未见明显的环带成分演变特征。矽卡岩是流体与硅铝质、钙质岩石水岩反应的产物,沿硅钙界面流体减压沸腾、地下水混合作用和界面内垂向的流体地球化学障是主要的致矿机制。硅、铝质岩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差异是界面控矿的主要因素,硅钙面复合张性构造带、岩浆热事件增加界面渗透率差异有利于矿体规模的增加和品位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577 / 159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流体、成矿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约束 [J].
郭文铂 ;
郑文宝 ;
唐菊兴 ;
应立娟 ;
王艺云 ;
林彬 .
中国地质, 2014, 41 (02) :510-528
[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J].
唐菊兴 ;
郑文宝 ;
陈毓川 ;
王登红 ;
应立娟 ;
秦志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 (04) :1100-1110
[3]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研究 [J].
唐菊兴 ;
多吉 ;
刘鸿飞 ;
郎兴海 ;
张金树 ;
郑文宝 ;
应立娟 .
地球学报, 2012, 33 (04) :393-410
[4]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J].
周云 ;
唐菊兴 ;
秦志鹏 ;
彭惠娟 .
地球学报, 2012, 33 (04) :485-500
[5]   Si/Ca界面对铅锌矿床定位的控制作用及其找矿意义 [J].
张长青 ;
叶天竺 ;
吴越 ;
王成辉 ;
吉海 ;
李莉 ;
张婷婷 .
矿床地质, 2012, 31 (03) :405-416
[6]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J].
郑文宝 ;
唐菊兴 ;
汪雄武 ;
王焕 ;
应立娟 ;
钟裕锋 ;
钟婉婷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 (S1) :181-196
[7]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岩浆混合作用及对成矿的贡献 [J].
苟正彬 ;
汪雄武 ;
彭慧娟 ;
周云 ;
秦志鹏 ;
张强 ;
雷传扬 .
中国地质, 2012, 39 (01) :156-169
[8]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金的赋存状态 [J].
钟裕锋 ;
唐菊兴 ;
钟康惠 ;
应立娟 ;
邓世林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8 (03) :298-305
[9]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筒状矿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郑文宝 ;
陈毓川 ;
唐菊兴 ;
畅哲生 ;
汪雄武 ;
应立娟 ;
黎枫佶 ;
王焕 ;
唐晓倩 .
矿床地质, 2011, 30 (02) :207-218
[10]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成矿斑岩的岩浆混合作用:石英及长石斑晶新证据 [J].
彭惠娟 ;
汪雄武 ;
Mller Axel ;
秦志鹏 ;
侯林 ;
周云 .
矿床地质, 2011, 30 (02) :24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