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岩浆混合作用及对成矿的贡献

被引:5
作者
苟正彬
汪雄武
彭慧娟
周云
秦志鹏
张强
雷传扬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镁铁质暗色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混合作用机制; 成矿的贡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存在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对其研究有助于探测地球的深部过程。本文以构造-岩浆事件理论为依据,根据花岗岩类构造组合特征和成因建立了甲玛矿床所在的冈底斯成矿带的构造-岩浆演化序列,阐述了岩浆混合作用发生的直接原因为岩浆底侵作用,论证了混合岩浆的起源机制(源区继承性),可能为约40%的基性端元(镁铁质岩浆)与约60%酸性端元(花岗闪长质岩浆)在15 Ma左右于源区预混合和就位过程中发生的以机械混合为主的再次混合作用;得出了甲玛矿床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和S主要来源于岩浆混合作用的幔源铁镁质岩浆,暗示岩浆混合对成矿具有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成矿斑岩的岩浆混合作用:石英及长石斑晶新证据 [J].
彭惠娟 ;
汪雄武 ;
Mller Axel ;
秦志鹏 ;
侯林 ;
周云 .
矿床地质, 2011, 30 (02) :249-265
[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含矿斑岩石英斑晶单个熔融包裹体的成分研究 [J].
周云 ;
汪雄武 ;
唐菊兴 ;
秦志鹏 ;
彭惠娟 ;
李爱国 ;
杨科 ;
王华 ;
李炯 ;
张继超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8 (01) :92-102
[3]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J].
唐菊兴 ;
王登红 ;
汪雄武 ;
钟康惠 ;
应立娟 ;
郑文宝 ;
黎枫佶 ;
郭娜 ;
秦志鹏 ;
姚晓峰 ;
李磊 ;
王友 ;
唐晓倩 .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495-506
[4]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铜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及应用 [J].
郑文宝 ;
陈毓川 ;
唐菊兴 ;
宋鑫 ;
林彬 ;
桂晓根 ;
应立娟 .
金属矿山, 2010, (02) :87-91+116
[5]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J].
应立娟 ;
唐菊兴 ;
王登红 ;
畅哲生 ;
屈文俊 ;
郑文宝 .
岩矿测试, 2009, 28 (03) :265-268
[6]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综述 [J].
齐有强 ;
胡瑞忠 ;
刘燊 ;
田建吉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8, 27 (04) :409-416
[7]   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 [J].
侯增谦 ;
潘小菲 ;
杨志明 ;
曲晓明 .
现代地质, 2007, (02) :332-351
[8]   新疆尾亚矿区3期岩浆混合作用的初步研究 [J].
王玉往 ;
王京彬 ;
王莉娟 ;
方同辉 .
中国地质, 2007, (02) :289-299
[9]   北京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J].
覃锋 ;
徐晓霞 ;
罗照华 .
岩石学报, 2006, (12) :2957-2970
[10]   西藏冈底斯铜矿带甲马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与驱龙斑岩型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研究 [J].
佘宏全 ;
丰成友 ;
张德全 ;
李光明 ;
刘波 ;
李进文 .
岩石学报, 2006, (03) :68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