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北京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被引:45
作者:

覃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晓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房山岩体;
花岗岩;
内环带;
斜长石;
镁铁质微粒包体;
电子探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京房山侵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单元和三种不同结构的花岗闪长岩单元组成,岩体中广泛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富集暗色矿物的线状条带以及各岩相单元的非渐变接触关系等宏观特征,指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密切联系。122个斜长石成分剖面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它们众数成分为 An=29的更长石。但是,其成分变化范围极宽(An=14~56),晶体内不同部位的成分有很大差别,出现正常环带的 An 值较低(14~42),内环带的 An 值较高(24~56)的特殊情况,指示斜长石结晶环境的改变,暗示具有富钙基性岩浆的加入。从岩体边部到中心,斜长石 An 牌号逐渐降低,但相邻岩相单元之间有较大的重叠,表明不同岩石单元中的斜长石成分主要受控于岩浆成分的变化,与分离结晶作用无关。斜长石的韵律性环带、特别是内环带的发育则是岩浆混合作用机制的有力证据。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不仅改变寄主岩浆的成分,而且也控制了它的温度、定位机制和岩石的结构特征。因此,房山岩体的形成过程还包含了镁铁质岩浆多次注入的历史,并且从外到里基性岩浆的作用逐渐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957 / 29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北京房山岩体锆石U-Pb年龄和Sr、Nd、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探讨[J]. 岩石学报, 2005, (03) : 776 - 788蔡剑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阎国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牟保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任康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宋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李凤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2]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杂岩体的特征和成因[J]. 现代地质, 2005, (02) : 189 - 19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照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莫宣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东昆仑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来自锆石SHRIMP年代学的证据[J]. 科学通报 , 2004, (06) : 596 - 602刘成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莫宣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罗照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喻学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谌宏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述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 造山岩套中镁铁质和长英质岩浆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3) : 1 - 8马昌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 [6] 北京房山侵入岩体: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Sr同位素组成对其成因的制约[J]. 地球学报, 2003, (02) : 105 - 110马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穆治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刘玉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7] 岩浆混合作用及其研究评述[J].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4) : 49 - 54李昌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 [8] 东昆仑约格鲁岩体暗色微粒包体特征及成因[J]. 地质通报, 2002, (11) : 739 - 74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文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莫宣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罗照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喻学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李述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赵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9]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苏岩石系列的成因与演化[J]. 中国地质, 2002, (03) : 291 - 296罗照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柯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罗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10] 北秦岭老君山、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岩浆混合的岩相学证据及其意义[J]. 地质通报, 2002, (Z2) : 523 - 529王晓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卢欣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肖庆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