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北部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49
作者
孙仲毅
王军
靳冰凌
邢用书
芦阿咪
孙日丁
黄真文
机构
[1]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
关键词
河南省北部; 暴雪; 散度; 涡度平流; 温度平流; OL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FY-2C射出长波辐射资料,采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年11月10~12日出现在河南省北部的暴雪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稳定的环流背景下,低空急流、地面河套倒槽与回流形势同时强烈发展,造成持续性暴雪天气。(2)物理量诊断结果显示,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垂直结构的持续存在有利于低层垂直上升运动的持续加强,从而触发不稳定能量不断释放;中低层正涡度、中高层负涡度结构的稳定维持,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冷暖空气稳定对峙是造成暴雪持续、增幅的重要原因之一。(3)OLR特征分析表明,OLR6 h低值中心与6 h最大降雪中心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38 / 13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与平流层极涡异常的等熵位涡分析 [J].
易明建 ;
陈月娟 ;
周任君 ;
邓淑梅 .
高原气象, 2009, 28 (04) :880-888
[2]   2008年雪灾过程高原上游关键区水汽输送机制及其前兆性“强信号”特征 [J].
施晓晖 ;
徐祥德 ;
程兴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478-487
[3]   湿位涡诊断在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雪预报中的应用个例 [J].
艾丽华 ;
井喜 ;
王淑云 ;
胡春娟 ;
李栋梁 .
气象科学, 2008, 28(S1) (S1) :92-96
[4]   山东半岛一次持续性强冷流降雪过程的成因分析 [J].
杨成芳 ;
李泽椿 ;
李静 ;
车军辉 .
高原气象, 2008, (02) :442-451
[5]   WRF模式对一次河西暴雪的数值模拟分析 [J].
陶健红 ;
张新荣 ;
张铁军 ;
吉恵敏 .
高原气象, 2008, (01) :68-75
[6]   沈阳“06.2”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路爽 ;
李丹 .
气象科学, 2007, 27(S1) (S1) :89-94
[7]   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雪天气分析 [J].
赵桂香 .
气象, 2007, (11) :41-48
[8]   2005年10月西藏高原特大暴雪成因分析 [J].
康志明 ;
罗金秀 ;
郭文华 ;
杨克明 .
气象, 2007, (08) :60-67
[9]   “04.12”华北大到暴雪过程切变线的动力诊断 [J].
赵桂香 ;
程麟生 ;
李新生 .
高原气象, 2007, (03) :615-623
[10]   新疆一次秋季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J].
黄海波 ;
徐海容 .
高原气象, 2007, (03) :62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