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之间——论法理学的学科定位与性质

被引:8
作者
泮伟江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理学; 科学性; 实践性; 法律系统; 结构耦合;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9.06.003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理学的学科自主性面临着科学性不足、缺乏实践性和相对于部门法的冗余性等批评,那种传统的法理学指导部门法教义学和法律实践的模式正面临危机。拯救法理学的学术尝试也随之展开。其中,"无用之用说"坚持法学的纯粹科学性,放弃法理学的实践性;"实践参与模式"采取二元论,将法理学分为规范理论与后设理论两个部分,各自兼顾法理学的实践性与科学性,但却仍无法论证后设理论的实践性与规范理论的科学性。将法理学看作是科学系统与法律系统之结构耦合的理论,能够更好地说明法理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这两个面向及其相互关系。法理学是法律系统内部分化出来与裁判系统、法教义学系统并列的子系统,其任务是在法律系统内部对法律系统的整体进行自我描述和自我反思,从而在法律系统与社会的共同演化过程中引导二者关系的调整,促进法律系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与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4+192 +19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中国本土化法教义学理论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J].
泮伟江 .
法商研究, 2018, 35 (06) :27-38
[2]   求解当代中国法学发展的“戴逸之问”——舒国滢教授访谈录 [J].
舒国滢 .
北方法学, 2018, 12 (04) :5-15
[3]   法理学贡献于刑法学的方式:以刑法观为例 [J].
郑玉双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3) :97-109
[5]  
无用之大用:法哲学的性质与用途[J]. 翟小波.中国法律评论. 2018(03)
[6]   法理论及其对部门法学的意义 [J].
雷磊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3) :82-96
[7]   法律的二值代码性与复杂性化约 [J].
泮伟江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4) :46-59
[8]   法理: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 [J].
张文显 .
清华法学, 2017, 11 (04) :5-40
[9]   论中国法理学的“死亡” [J].
徐爱国 .
中国法律评论, 2016, (02) :1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