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冰雹云催化防雹效果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金辉 [1 ]
岳治国 [1 ]
李家阳 [2 ]
杜桂林 [2 ]
孙海燕 [3 ]
机构
[1]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陕西省宝鸡市气象局
[3]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防雹效果; 雷达回波; 冰雹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2 [人工防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防雹技术、客观评价人工防雹效果和减轻冰雹灾害损失,采用物理效果检验方法中的对比方法,分析了2007年7月24日两块冰雹云防雹作业前后动态雷达回波特征。对雹云A实施防雹作业1次,最大回波强度减少10 dBz,45 dBz回波顶部高度降低0.8 km,云体加宽、减弱。平面显示,回波面积扩大,云体分裂,移动停止,并与后面的云团反向合并。对B块冰雹云实施防雹作业4次,作业后云顶高度下降范围1.3~0.4 km,平均降低0.85 km;45 dBz顶部高度下降0.9~0.4 km,平均降低0.65 km。平面显示:前2轮作业后,云体分裂成2个单体,面积增大,第3、4轮防雹作业后云体面积继续扩大、分裂。两块冰雹云的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陇县防雹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变化分析
    李金辉
    [J]. 陕西气象, 2009, (06) : 9 - 12
  • [2] 2006年北京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统计分析
    王婉
    姚展予
    [J]. 高原气象 , 2009, (01) : 195 - 202
  • [3] 三维对流云催化数值模式人工冰晶参数化方案的改进与个例模拟试验
    崔雅琴
    肖辉
    王振会
    周丽娜
    [J]. 高原气象, 2007, (04) : 798 - 811
  • [4] 冰雹云提前识别及预警的研究
    李金辉
    樊鹏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1) : 114 - 119
  • [5] 一次高炮防雹效果的CINRAD/CC产品分析
    刘治国
    陶健红
    王学良
    蒋张
    王锡稳
    杨建才
    王勇
    王志宇
    [J]. 干旱气象, 2006, (03) : 23 - 30
  • [6] 新疆天山山区人工增雨试验效果评价
    高子毅
    张建新
    廖飞佳
    林柯
    [J]. 高原气象, 2005, (05) : 734 - 740
  • [7] 雷达识别渭北地区冰雹云技术研究
    樊鹏
    肖辉
    [J]. 气象, 2005, (07) : 16 - 19
  • [8] 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在低纬高原的构造及其效果检验
    李桂华
    金少华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5, (02) : 280 - 284
  • [9] 人工抑制上升气流对冰雹云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周非非
    肖辉
    黄美元
    李子华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 153 - 162
  • [10] 青藏高原东北侧冰雹微物理过程模拟研究
    康凤琴
    张强
    渠永兴
    冀兰芝
    郭学良
    [J]. 高原气象, 2004, (06) : 735 -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