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肖明杰
机构
[1] 炮兵学院研究生系
关键词
水质;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D O I
10.19733/j.cnki.1672-9900.2007.04.003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传统的模糊评价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带有片面性,评价结果有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探讨了长江近两年的水质状况。首先根据各评价指标浓度的超标值,定义了权重计算公式,从而确定每种评价因素的权重。其结果综合了各种污染指标,对各观测站点的水质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两种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 [J].
吴东杰 ;
王金生 ;
丁爱中 .
工程勘察, 2006, (07) :17-22+34+31
[3]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J].
虞登梅 ;
江晓益 .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3, (01) :27-29+37
[4]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探讨 [J].
梅学彬 ;
王福刚 ;
曹剑锋 .
世界地质, 2000, (02) :172-177
[5]   水环境质量的隶属度BP网络决策模型 [J].
郭劲松 ;
王红 ;
龙腾锐 .
中国给水排水, 2000, (03) :9-11
[6]   用聚类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地质环境质量 [J].
付延玲 ;
骆祖江 ;
王增辉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6) :47-50
[7]   灰色模糊聚类分析与水质评价 [J].
王晓光 .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70-76
[8]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罗定贵,徐辉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5, (04) :349-352
[9]   模糊数学方法在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孙瑛,陈广桐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4, (02) :154-158
[10]   水质评价的模糊概率综合评价法 [J].
马建华,季凡 .
水文, 1994, (03)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