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公平: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及实践路径

被引:5
作者
高庆琦 [1 ]
谢洪伟 [2 ]
叶芳 [1 ]
机构
[1] 厦门理工学院体育部
[2]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 供给模式; 底线公平; 转型期; 城市社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居住制度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促使单位制的解体、社区制的形成,也使得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从政治主导型转向利益驱动型,供给模式也从政府单一垄断供给向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多元参与。同时,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应与生产的垂直分离,也让政府从传统的垂直层级管理转向为全方位的监督、规制。在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实践中,文章提出要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坚持"底线公平"理念,关注弱势群体,主张以保障性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为公平的底线;提出"低端靠保障、中端寻支持、高端找市场"的具体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J].
易剑东 .
体育学刊, 2012, 19 (02) :1-10
[2]   规制失灵:城市居住社区体育用地法规正当性缺失与补救 [J].
赵克 ;
黄文仁 ;
骆映 ;
谢洪伟 ;
任慧涛 .
体育科学, 2012, 32 (03) :10-16+27
[3]   社会分层视野下的中国足球 [J].
于永慧 .
体育与科学, 2012, 33 (01) :10-14
[4]   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J].
谢洪伟 ;
赵克 ;
张红艳 ;
蒋宏宇 .
体育科学, 2011, 31 (11) :12-20+26
[6]   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 [J].
李凤琴 ;
林闽钢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2) :65-69+92
[7]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J].
周春山 ;
高军波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272-279
[8]   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以大众体育为例 [J].
仇军 ;
钟建伟 .
体育科学, 2010, 30 (12) :29-33
[9]   “建老百姓身边场地”问题的政府法律责任 [J].
赵克 .
体育科学研究, 2010, 14 (03) :25-28
[10]   论我国体育利益格局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 [J].
方新普 ;
黄文仁 ;
董红刚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03) :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