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以浙江省象山县为例

被引:14
作者
周彬 [1 ]
赵旭东 [2 ]
王宾梅 [3 ]
刘易文 [1 ]
机构
[1] 宁波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系
[2]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3]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渔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潜力评价; 象山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资源价值、资源承载力、资源影响力、市场开发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等5个方面14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熵分析法,即由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用熵技术进行修正。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线性加权函数模型。以浙江省象山县松兰山海滨度假区、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城和象山民俗文化村4个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处景区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值分别为5.842 4、7.006 5、8.223 2、7.135 6,开发潜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石浦渔港古城、象山民俗文化村、中国渔村、松兰山海滨度假区;所构建的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其它类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440 / 14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旅游地社区参与度熵权层次分析评价模型与应用 [J].
侯国林 ;
黄震方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802-1813
[2]   层次分析法与熵技术评价在南京城市绿化生态树种选择中的应用 [J].
童丽丽 ;
吴祝慧 ;
王哲宇 ;
许晓岗 ;
汤庚国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09) :58-61
[3]   渤海主要渔业资源结构的演变分析 [J].
许思思 ;
宋金明 ;
段丽琴 ;
吴晓丹 ;
徐亚岩 .
海洋科学, 2010, 34 (06) :59-65
[4]   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误区及对策——以宜宾市僰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为例 [J].
戴代新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1 (01) :46-51+78
[5]   基于AHP的南海海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J].
陈作志 ;
林昭进 ;
邱永松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2) :249-257
[6]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中适用预警原则的探讨 [J].
褚晓琳 .
水生态学杂志, 2010, 31 (01) :125-129
[7]   浙东地区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J].
周彬 .
生态经济, 2009, (12) :78-81+85
[8]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J].
李勇 .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06) :95-98
[9]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 [J].
韩振华 ;
王崧 .
改革与战略, 2009, 25 (09) :91-93
[10]   宁夏宁东鸭子荡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报告 [J].
齐敦哲 ;
金满洋 ;
赵平均 ;
朱兴曦 ;
白维东 ;
王春风 ;
杨锐 ;
汪根成 .
水生态学杂志, 2009, 30 (05)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