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坡耕地黑土不同密度的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5
作者:
申艳
[1
]
张晓平
[1
]
梁爱珍
[1
]
方华军
[2
]
杨学明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Greenhouse & Processing Crops Research Centre,Agriculture & Agri-Food Canada,Harrow,Ontario,Canada NR G
来源:
关键词:
黑土;
密度组分;
土壤侵蚀;
坡耕地;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8.05.011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东北黑土区一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的轻组、重组有机碳含量,分析土壤侵蚀和沉积过程对土壤不同密度组分有机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地形部位,表层土壤(0~20cm)轻组有机碳(LF-C)含量显著高于亚表层土壤,介于45.3~65.8mgkg-1之间,占土壤总有机碳(TOC)的2.91%~5.87%。侵蚀严重的坡肩部位LF-C、重组有机碳(HF-C)和TOC分别比侵蚀微弱的坡顶部位减少了27.4%、17.2%和18.1%,表明LF-C对土壤侵蚀和沉积过程的响应比土壤总有机碳更为强烈,土壤TOC的减少是土壤LF-C和HF-C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LF-C/TOC的变化和LF-C的变化相似,说明土壤侵蚀优先导致LF-C的损失。各地形部位表层土壤LF-C和微生物量碳显著正相关,在沉积部位富集的LF-C的最终归宿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沉积部位仍以惰性的HF-C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023 / 102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