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产能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24
作者
王禹川 [1 ]
王怒涛 [1 ]
袁晓满 [2 ]
陈晖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产能评价; 产量; 产能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多样,应用常规产能指标对其进行产能评价具有诸多困难,如井底流压不易准确获得,地层压力下降较快且分布不均等,求取的采油指数也无法真实反映单井的生产能力。因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产能评价方法,根据大量统计资料,经线性回归,得出产量与井口油压的经验关系式,其斜率定义为产能系数,反映了产量对油压的依赖程度,也反映了单井生产能力的大小。结合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生产特征,建立了产能评价标准,按产能系数大小将单井产能划分为4级:大于8 t/(d·MPa)为高产能井,6~8 t/(d·MPa)为中等产能井,4~6 t/(d·MPa)为低产能井,小于4 t/(d·MPa)为特低产能井。对哈六区块3类典型单井进行了实例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应用效果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637 / 6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多重介质储层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及数值模拟 [J].
徐轩 ;
杨正明 ;
祖立凯 ;
刘淑波 .
断块油气田, 2010, 17 (06) :733-737
[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量及压力变化模型 [J].
赵艳艳 ;
袁向春 ;
康志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54-56+62
[3]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性油藏单井递减规律研究 [J].
朱婧 ;
张烈辉 ;
吴峰 ;
周亮 ;
符奇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1 (02) :14-16+38
[4]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技术研究 [J].
荣元帅 ;
黄咏梅 ;
刘学利 ;
罗娟 ;
李峰 .
石油钻探技术, 2008, (04) :57-60
[5]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类型探讨 [J].
吴涛 ;
李宗宇 ;
李建荣 .
断块油气田, 2008, (03) :18-22
[6]   不同产能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J].
许立全 ;
李秀生 .
油气井测试, 2005, (06) :15-17+72
[7]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产能特征与储集层类型的相关性 [J].
谭承军 ;
吕景英 ;
李国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43-45+2
[8]  
油藏工程原理.[M].李传亮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