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中全新世气候变化

被引:23
作者
尹茜 [1 ]
朱诚 [1 ]
马春梅 [1 ]
王富葆 [1 ]
赵志平 [1 ]
郑朝贵 [2 ]
黄林燕 [1 ]
田晓四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泥炭; 腐殖化度; 烧失量; 全新世气候变化; 天目山千亩田;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6.06.015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以14C测年为基础,构建了天目山千亩田地区泥炭沼泽剖面年龄-深度模式曲线,通过该区的腐殖化度与烧失量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共同记录了该地区4 200 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出3个主要阶段:早期(4 135±40~3 200 aBP)泥炭腐殖化度偏低,指示气候湿热;中期(3 200~630 aBP)泥炭腐殖化度偏高,指示气候温凉偏干;晚期(630 aBP以来),泥炭腐殖化度偏低,气候温凉湿润。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灼烧对沉积物烧失量及铁、磷测定的影响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张路 ;
罗潋葱 .
分析试验室, 2004, (09) :72-76
[2]   青藏高原泥炭腐殖化度的古气候意义 [J].
王华 ;
洪业汤 ;
朱咏煊 ;
洪冰 ;
林庆华 ;
徐海 ;
冷雪天 ;
毛绪美 .
科学通报, 2004, (07) :686-691
[3]   近10年来我国泥炭地学的研究进展 [J].
赵红艳 ;
王升忠 ;
白燕 ;
冷雪天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6) :848-854
[4]   红原泥炭纤维素氧同位素指示的距今6ka温度变化 [J].
徐海 ;
洪业汤 ;
林庆华 ;
洪冰 ;
姜洪波 ;
朱泳煊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5) :1181-1186
[5]   泥炭档案气候变化重建的定量模型 [J].
陶发祥 ;
洪业汤 ;
李汉鼎 ;
冷雪天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7, (02) :25-29
[6]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
[7]   Loss-on-ignition estimates of organic matter and relationships to organic carbon in fluvial bed sediments [J].
Ross A. Sutherland .
Hydrobiologia, 1998, 389 :15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