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陆域生态红线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10
作者
燕守广 [1 ,2 ]
唐欢欢 [3 ]
曹学章 [2 ]
李海东 [2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关键词
生态红线; 生态安全评价; PSR模型; 江苏省;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10.007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2013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划定生态红线,明确了最为关键的生态保护区域,确保了生态安全的底线。文章以江苏省划定的陆域生态红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结合GIS和遥感空间分析方法,对18个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51.41分,其中状态层得分明显高于压力层和响应层,说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的自然环境状态保存较好;13个省辖市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上处于较高等级,76.88%的生态红线区域达到安全和较安全状态,反映出全省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水平较高,但其中处于安全状态的比例较低,仅5.81%;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数均有一定差别,苏南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域开发指数大,但在响应层面做得更好,其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水平整体上高于苏北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638 / 16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探索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监管 [J].
高吉喜 .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06) :705-707
[2]   论生态保护红线的类型划分与管控 [J].
邹长新 ;
王丽霞 ;
刘军会 .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06) :716-724
[3]   区域生态安全的组合权重评价模型 [J].
吴海泽 ;
余红 ;
胡友彪 ;
孟繁华 ;
杨津津 ;
朱建超 ;
王月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 (02) :370-375
[4]   基于MIEP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宁波市为例 [J].
赵静静 ;
柴立和 ;
杜慧滨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9) :2989-2995
[5]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千岛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J].
李亚男 ;
俞洁 ;
王飞儿 ;
申开丽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 41 (06) :689-695+724
[6]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划分与保护 [J].
燕守广 ;
林乃峰 ;
沈渭寿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 30 (03) :294-299
[7]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 [J].
黄宝强 ;
刘青 ;
胡振鹏 ;
钟菊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S2) (S2) :150-156
[8]   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J].
张军以 ;
苏维词 ;
张凤太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6) :1039-1044
[9]   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J].
李佩武 ;
李贵才 ;
张金花 ;
李子鹤 ;
徐凤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245-252
[10]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J].
张凤太 ;
苏维词 ;
周继霞 .
生态学杂志, 2008, (07) :1249-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