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分析

被引:2
作者
王瑜
机构
[1]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教材; 内容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9.3 [比较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4 ;
摘要
对1979~2010年比较教育学教材的梳理、分析看出,比较教育学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入三个阶段,其学科属性逐渐明晰,即由"比较方法"的工具性转为"比较视域"的本体性,研究目的由借鉴转变为借鉴、理解双目的共存,研究对象则从发达国家转为多中心文化圈等。并据此提出建议:应加大学科内与学科外的联系;应注意方法理论与研究实践的结合;应增强"本土关怀"。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123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当代比较教育学的内涵、价值和视野——回应比较教育学的身份之争 [J].
姜峰 ;
王旭升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7 (04) :128-132
[2]   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 [J].
陈时见 .
比较教育研究, 2008, (06) :1-7
[3]   全球化时代中国比较教育区域研究现状与课题 [J].
金香花 ;
孙启林 .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35 (08) :72-76
[4]   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向 [J].
卢晓中 ;
喻春兰 ;
不详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105-109+160
[6]   比较方法与比较X学——兼说英汉语比较研究 [J].
杨昌英 ;
张少雄 .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 (01) :31-34
[7]  
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 袁利平.西南大学. 2009
[8]  
当代比较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冯增俊等, 2008
[9]  
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李现平著, 2005
[10]  
理解的实践[M]. 人民出版社 , 张能为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