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达性的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7
作者
王永超
吴晓舜
刘洋
王士君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可达性; 中心地结构; 交通因素; 蛛网模式; 沈阳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从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交通因素入手,在其变化过程中探讨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结构的演变。以可达性作为度量沈阳经济区交通因素优劣性的指标,通过对1992,2000和2011年3个时段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可达性,并通过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叠加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中心极化明显,内部圈层中心地体系完整,发达程度高,主要交通轴线上的中心地数量及规模发展较快。在交通因素主导下,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相互作用强烈,并引导中心地视图向点轴与圈层相融合的蛛网模式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北地区中心地结构与扩散域研究.[D].冯章献.东北师范大学.2010, 10
[2]   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省际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 [J].
孟德友 ;
陈文峰 ;
陆玉麒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4) :6-10
[3]   长株潭城市群公路交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J].
唐常春 ;
樊杰 ;
黄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2) :91-95
[4]   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通达性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J].
李红 ;
李晓燕 ;
吴春国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1) :55-58
[5]   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新政策语境下的沈阳经济区空间发展研究 [J].
张晓云 ;
李晓 ;
殷健 .
城市规划, 2010, 34 (03) :80-84
[6]   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 [J].
王姣娥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05, (03) :371-380
[7]   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J].
柴彦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2) :1-5
[8]   高速公路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分析 [J].
蓝万炼 ;
陈赟 ;
黄志刚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6) :94-98
[9]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02, (01) :1-6
[10]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分形结构的地理空间图式——对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的再探讨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人文地理, 2000, (06)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