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家评估和信息融合的高炉料面温度场智能建模

被引:3
作者
安剑奇
吴敏
何勇
曹卫华
机构
[1]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炉; 料面温度场; 红外图像; 专家规则; 信息融合;
D O I
10.16866/j.com.app.chem2008.07.004
中图分类号
TF542 [开炉、配料];
学科分类号
080602 ;
摘要
高炉料面温度分布对于高炉操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高炉目前无法准确全面了解料面温度分布的情况,挖掘现场已有数据,依据可信度理论,建立红外图像可信度评估的专家规则;根据评估结果,分别采用依靠红外图像的机理模型信息融合方法和不依靠红外图像的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方法,建立基于专家评估和多源信息的高炉料面温度场模型。在某钢铁企业2 200 m3高炉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更为准确,直观地反映料面温度分布,实现了对料面温度分布的实时检测,为复杂冶金过程控制和监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82 / 7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种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性推理及其神经网络实现 [J].
施明辉 ;
周昌乐 ;
吴清锋 ;
吴芸 ;
张志枫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 (01) :241-243+312
[2]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基本解 [J].
曹钢 ;
王桂珍 ;
任晓荣 .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77-80
[3]   高炉温度场的红外图像识别检测方法及应用 [J].
许永华 ;
吴敏 ;
曹卫华 ;
宁志宇 .
控制工程, 2005, (04) :354-356
[4]   高炉炉顶温度分布模式识别神经元网络的研究 [J].
涂春林 ;
毕学工 ;
周勇 .
河南冶金, 2004, (01) :10-12+20
[5]   插入式炉内摄象仪在济钢6号高炉的应用 [J].
徐京义 ;
蔡漳平 ;
高贤成 ;
肖广勇 ;
郝之峰 ;
高征铠 .
钢铁, 2002, (10) :8-12
[6]   炉顶红外摄像监控系统在攀钢高炉上的应用 [J].
刁日升 ;
王戈 ;
刘传胜 ;
王阿虎 .
钢铁钒钛, 2002, (03) :54-58
[7]   高炉料面红外摄像仪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J].
高征铠 ;
吴蕴英 ;
芮鸿涛 ;
高茜 .
炼铁, 2002, (04) :43-45
[8]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的研究 [J].
李军 ;
刘梅冬 ;
曾亦可 ;
李楚容 ;
郭明金 ;
黄焱球 ;
刘少波 ;
夏冬林 .
压电与声光, 2001, (03) :202-205
[9]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wall heat conduction effects on catalytic combustion in split and continuous monolith tubes.[J].Michael Grimm;Sandip Mazumder.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7, 3
[10]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 applied to the calibration of a high performance FPA infrared camera [J].
Rainieri, S ;
Pagliarini, G .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2002, 43 (06) :34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