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景观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点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47
作者
唐国勇 [1 ,2 ]
黄道友 [1 ]
黄敏 [1 ]
吴金水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丘陵景观; 土壤有机碳; 空间格局; 影响因子; 空间可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探究景观尺度上土壤有机碳(SOC)空间格局与变异特点,选择典型红壤丘陵景观采样,分析表层SOC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红壤丘陵景观SOC平均含量为12.7gkg-1,变异系数为31.3%,属于中等程度变异;SOC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块金/基台值为6.3%);SOC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条带状和斑块状格局,与景观单元内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高度一致。SOC含量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四类利用方式下SOC含量顺序为水田(16.0gkg-1)>旱地(11.2gkg-1)>果园(9.5gkg-1)>林地(8.4gkg-1)。空间可视图显示利用方式对SOC含量的影响大于高程。研究表明利用方式和地形(高程和坡度)是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景观SOC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53 / 7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华南丘陵区村级景观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焦加国 ;
武俊喜 ;
李辉信 ;
杨林章 ;
肖红生 ;
Erle C Ellis .
土壤学报, 2007, (02) :204-211
[2]   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特征 [J].
唐国勇 ;
黄道友 ;
童成立 ;
张文菊 ;
肖和艾 ;
苏以荣 ;
吴金水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3) :3429-3433
[3]   低丘红壤有机碳库的密度及变异 [J].
李忠佩 .
土壤, 2004, (03) :292-297
[4]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J].
钟华平 ;
岳燕珍 ;
樊江文 .
资源科学, 2003, (04) :62-67
[5]   低丘红壤肥力的时空变异 [J].
孙波 ;
赵其国 ;
闾国年 .
土壤学报, 2002, (02) :190-198
[6]   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后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模拟 [J].
李忠佩 ;
王效举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30-35
[7]  
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M]. 科学出版社 , 赵其国等著, 2002
[8]  
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著, 2001
[9]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王政权编著, 1999
[10]   Using geostatistical and remote sensing approaches for mapping soil properties [J].
López-Granados, F ;
Jurado-Expósito, M ;
Peña-Barragán, JM ;
García-Torres, L .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05, 23 (03) :27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