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原植被物候时空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73
作者
宋春桥 [1 ,2 ,3 ]
游松财 [4 ]
柯灵红 [1 ,2 ]
刘高焕 [1 ]
钟新科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动态阈值; MODIS; 藏北高原; 物候;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遥感数据提取的植被物候格局及时空变化特征能很好地反映区域尺度上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的少量报道基本上是基于物候站点的观测记录展开分析的。该文基于非对称高斯拟合算法重建了藏北高原2001–2010年的MODISEVI(增强型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影像,然后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整个藏北高原2001–2010年植被覆盖的重要物候信息,包括植被返青期、枯黄期与生长季长度,分析了植被物候10年间平均状况的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年际变化情况,并结合站点观测记录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物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藏北高原植被返青期在空间上表现出从东南到西北逐渐推迟的水平地带性与东南高山峡谷区的垂直地带性相结合的特征,近60%区域的植被返青期提前,特别是高山地区;(2)植被枯黄期的年际变化不太明显,大部分地区都表现为自然的年际波动;(3)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由植被返青期和枯黄期二者决定,但主要受返青期提前影响,大部分地区生长季长度延长;(4)研究区内不同气候区划植被物候的年际变化以那曲高山谷地亚寒带半湿润区和青南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区的植被返青期提前和生长季延长程度最为明显;(5)基于气象台站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物候的影响发现,返青期提前及生长季延长主要受气温升高的影响,与降水的关系尚不明确。
引用
收藏
页码:853 / 8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 [J].
郑景云 ;
尹云鹤 ;
李炳元 .
地理学报, 2010, 65 (01) :3-12
[2]   内蒙古草原羊草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J].
陈效逑 ;
李倞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280-5290
[3]   时序NDVI数据集重建方法评价与实例研究 [J].
李杭燕 ;
颉耀文 ;
马明国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05) :596-602
[4]   基于NOAA NDVI和MSAVI研究中国北方植被生长季变化 [J].
王宏 ;
李晓兵 ;
李霞 ;
莺歌 ;
符娜 .
生态学报, 2007, (02) :504-515
[5]   近5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 [J].
张学霞 ;
葛全胜 ;
郑景云 .
生态学杂志, 2005, (02) :123-130
[6]   农作物长势综合遥感监测方法 [J].
吴炳方 ;
张峰 ;
刘成林 ;
张磊 ;
罗治敏 .
遥感学报, 2004, (06) :498-514
[7]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青南地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J].
邱丹 ;
张国胜 .
青海科技, 2000, (02) :23-25
[8]  
那曲地区牧业气候区划[M]. 气象出版社 , 刘雪松等, 2003
[9]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interaction of remote-sensed vegetation index and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in the Aral Sea region [J].
Nezlin, NP ;
Kostianoy, AG ;
Li, BL .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5, 62 (04) :677-700
[10]   TIMESAT -: a program for analyzing time-series of satellite sensor data [J].
Jönsson, P ;
Eklundh, L .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04, 30 (08) :83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