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测井技术识别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地质事件及其差异

被引:12
作者
李浩 [1 ]
游瑜春 [1 ]
郑亚斌 [1 ]
张渝丽 [1 ]
魏修平 [1 ,2 ]
王丹丹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地质界面; 地质事件; 碎屑岩; 碳酸盐岩; 测井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应用测井技术识别地质事件时,对具有隐蔽测井信息结构变化的识别涉及较少,限制了认知地质事件的精度和可靠性。而根据测井记录的地质响应及其相关测井信息组合特征,研究重要地质事件的多样性与测井曲线之间的成因关系,以及测井曲线纵、横向变化与地质演变的成因关系,可以探索性地解决上述问题。运用该方法可识别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质事件并推断其成因机理。通过对地质事件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分析,提出了碎屑岩地质事件的识别和论证方法;通过同成因地质界面的识别与追踪,提出了碳酸盐岩"同期异相"地层对比问题的识别方法和依据。地层的岩性成因机制不同,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的地质事件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二者的识别差别在于地质界面的追踪依据不同、地质界面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以及测井信息与地质界面识别的对应关系不同。应用该方法,成功解决了大港油田、普光气田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内外油气探区地质研究中地质界面识别的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东营凹陷古近系岩性地层油气藏层序地层学特征 [J].
王化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2) :158-164
[2]   扶余油田杨大城子组曲流河相油藏单砂体层次细分及成因 [J].
李军 ;
宋新民 ;
薛培华 ;
张海龙 ;
孙景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119-125
[3]   旋回层序地层的控制因素 [J].
王起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5) :648-656
[4]   测井信息的地质属性研究 [J].
李浩 ;
刘双莲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 (03) :994-999
[5]   普光气田台地建造过程及其礁滩储层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J].
马永生 ;
储昭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5) :548-556
[7]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与评价 [J].
樊政军 ;
柳建华 ;
张卫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61-65
[8]   浅论海外测井技术评价方法 [J].
李浩 ;
刘双莲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1) :206-209
[9]   测井资料识别不整合面的方法 [J].
李浩 ;
王骏 ;
殷进垠 .
石油物探, 2007, (04) :421-424+16
[10]   井资料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J].
谢寅符 ;
李洪奇 ;
孙中春 ;
罗兴平 .
地球科学, 2006, (02) :23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