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14
作者
侯文华 [1 ]
孙泊 [2 ,3 ]
机构
[1] 不详
[2] 南通大学学生工作部
[3] 不详
[4] 南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5]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德育生活化; 理论基础; 实践路径;
D O I
10.13694/j.cnki.ddjylt.2013.04.022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德育要回归生活的本真,从外在的教育影响到内在的思想模式固化再到实践层面的行为自觉,最终达到和实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研究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我们科学解读其深刻内涵,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德育的实效性。当前,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必须整合优势资源,努力拓展教育路径和载体,形成教育的合力态势,建构起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常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3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J].
肖光荣 ;
喻娇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 10 (06) :41-44
[2]   以学生为本 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J].
韩文瑜 .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08) :15-16
[3]   坚持德育为先不动摇 [J].
金一斌 .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08) :1-1
[4]   立足新的起点 着力提升水平——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J].
胡金波 .
江苏高教, 2010, (01) :1-8
[5]   用科学发展观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
谭振亚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10) :79-82
[6]   教育中的兴趣:杜威的观点 [J].
张伊丽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 8 (04) :62-64
[7]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 [J].
杨能山 .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8, (04) :110-113
[8]   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 [J].
张桂权 .
当代教育论坛, 2006, (01)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