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念靑唐古拉成矿带典型矿床硫化物Pb同位素特征——对成矿元素组合分带性的指示

被引:35
作者
程文斌 [1 ]
顾雪祥 [1 ]
唐菊兴 [2 ]
王立强 [1 ]
吕鹏瑞 [1 ]
钟康惠 [3 ]
刘晓吉 [1 ]
高一鸣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元素分带性;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矿床成矿元素组合由南向北存在着Cu-Au、Cu-Mo向Pb-Zn-Cu-Fe、Pb-Zn过渡的变化规律,但引起该变化规律的原因目前少研究。本文通过对成矿带典型矿床Pb同位素特征较为系统的总结,并结合成矿年代学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成果,从成矿物质来源的角度对该分带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成矿带由南到北成矿物质来源存在着差异:最南端Cu-Au矿床Pb同位素组成具幔源特征(207Pb/204Pb和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5.490和38.016),反映成矿物质来自于俯冲过程中的交代地幔楔;最北端的Pb-Zn矿床Pb同位素组成与念青唐古拉群基底片麻岩相近(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变化于15.641~15.738和38.976~39.362),反映成矿物质来自于基底片麻岩。Pb-Zn-Cu-Fe矿床Pb同位素组成介于幔源Pb和上地壳Pb之间,且具混合线特征,反映了同碰撞期成矿物质同时从俯冲板片和念青唐古拉基底片麻岩活化的混源模式;而Cu-Mo矿床不具混合线特征的造山带Pb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阶段楔形地幔部分熔融并底侵到地壳底部与地壳发生物质交换后所形成的新生下地壳源区。甲马Cu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具幔源和造山带两个端元,推测除新生下地壳源区提供成矿物质外,叶巴组火山岩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由南向北成矿物质来源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板片俯冲的"距离效应"有关,正是由于成矿物质来源的差异导致成矿带成矿元素分带性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350 / 336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41]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驱龙铜矿Re-Os年龄及成矿学意义 [J].
孟祥金 ;
侯增谦 ;
高永丰 ;
黄卫 ;
曲晓明 ;
屈文俊 .
地质论评, 2003, (06) :660-666
[42]   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 [J].
侯增谦 ;
吕庆田 ;
王安建 ;
李晓波 ;
王宗起 ;
王二七 .
矿床地质, 2003, (04) :319-333
[43]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J].
莫宣学 ;
赵志丹 ;
邓晋福 ;
董国臣 ;
周肃 ;
郭铁鹰 ;
张双全 ;
王亮亮 .
地学前缘, 2003, (03) :135-148
[44]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王淑贤 ;
高永丰 ;
杜安道 ;
黄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609-618
[45]   西藏谢通门县洞嘎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邢俊兵 ;
葛良胜 ;
邹依林 ;
李振华 .
黄金地质, 2003, (02) :28-32
[46]   冈底斯地壳碰撞前增厚及隆升的地质证据:岛弧拼贴对青藏高原隆升及扩展历史的制约 [J].
丁林 ;
来庆洲 .
科学通报, 2003, (08) :836-842
[47]   S、Pb同位素对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和造山带物质循环的指示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李佑国 .
地质通报, 2002, (11) :768-776
[48]   西藏冈底斯岛弧带甲马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 [J].
姚鹏 ;
郑明华 ;
彭勇民 ;
李金高 ;
粟登奎 ;
范文玉 .
地质论评, 2002, (05) :468-479